第721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炼真气,从北宋初年开始,张君房的《云笈七籖》卷四,记载所谓清虚小有洞天的神仙王子登魏夫人:“闻子曩日念善,展转求生,密练真气,魂和体清……”

  这里说魏夫人“密练真气”,显然是用当时的语言追述过去的事情。

  ☆、第五六二章 杀袁术袁绍、夺兵权 上

  《云笈七籖》卷五六,论述所谓“诸家气法”,即各家服气术。其中说道:“夫术数者,莫过修神,淘炼真气,使年延疾愈……使祸害不干。”

  这就是说,淘炼真气,成了诸家气法的最高手段。

  宋代有部《百家诗》,其序言讲述五代石晋时,罗浮山黄真人送给诗人苏养直金丹,并且说:“此丹非金石,乃真气炼成。”

  值得一提的是,到了此时,道教的求仙活动遭到了佛教方面的批评。福州东山云顶禅师评论儒教和道教:

  “儒门画八卦,造契书,不救六道轮回。道门朝九皇,炼真气,不达三祇刧数。”(《五灯会元》卷六)这就是说,在当时的佛教方面看来,“炼真气”,乃是道教追求成仙的主要方式。

  大约在宋代,出现了一部《三皇玉诀》,其中说道,《阴符经》是“长生之路”,“升天之道”,它的基本内容,就是锻炼“真气”,成丹成仙,所谓“富国安民”,就是炼气之道;“强兵战胜”,是“真气”战退阴气,得道成仙云云。

  至此为止,从战国时代开始的求仙运动,以服药、服丹为基本方法的金丹派,以食气或服气胎息的内修派,此时都统一在一条道路上,那就是锻炼或称修炼真气,以求达到长生不死的目的,而真气,也成为修仙者修炼的基本内容。

  如果说早期的求仙活动,企图通过服食药物或自我锻炼,以求永不得病,长生不死,可以说是一种方向错误的科学活动,人们这样做,主要是认识问题。

  那么,当这种求仙活动屡遭失败,后继者不但不思悔改、反而变换概念,使这种活动日益神秘化、虚幻化,就是一种纯粹的巫术活动。

  由于巫术是以幻想的方式、企图直接掌握自然力,因此就和科学处于直接对立的地位。从人类思想的发展来看,巫术也是原始宗教的主要活动内容,是一种最落后、也最荒谬的行为和思想。

  所以,后来较为发展的有神论观念,几乎都无例外地把反对巫术作为纯洁教义的重要内容,虽然迄今为止,所有的有神论系统几乎都难以摆脱巫术的纠缠。“炼真气”活动,乃是比一般有神论观念更加落后、也更加荒谬的巫术活动,是和科学直接对抗的荒谬行为。

  一番向后探究之后,咱们再回到三国时期,这时候,人们对于“真气”的认知,还没有经历后续的各种诠释,而是直指仙家所能掌握的天地之力。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