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一别十年(1)(3 / 5)
华人的身分让她在求学路上吃足苦头,她的好强却也为她挣出了令人譁然的成就。
她只用了六年就取得哈佛经济与商管双硕士学位,原先她会继续留在美国攻读博士学位,再回国进入公司自基层做起,打稳基础与人脉,按部就班地完成接班计画。
若不是因为父亲骤逝,她不会提早踏上这片满载了无数回忆的故土。
两年前冬日里的某个深夜,她接到老管家的急电,告知父亲这些年因公司内部派系争斗烦心已久,在董事会上意外心脏病发,经过连夜抢救仍岌岌可危,时日无多。
她也是在见父亲最后一面时才知道,早在将她送出国的隔年,父亲就已经把所持有不动產、存款、股票及基金陆续移转登记制她名下,更将持有百分之五十二的公司股份全数过户给她,替她这个涉世未深的女儿留下后路与靠山,也让韩家顺利保住祖辈一手创建的珠宝集团,让家族的心血不至于在他过世之后就落入外人手中。
老管家说,父亲私下派了人手在美国,想知道她一切是否安好,但她的倔强与他如出一辙,纵然吃了再多苦也不曾掉过一滴泪,更不曾对他的安排有任何怨懟。
老管家还说,父亲每当听见她在半夜里捎来关问他身体状况的电话时,总感动得热泪盈眶,也总为她藏在字里行间的愧疚感到心疼。
其实,关于母亲的死,父亲早已放下。
父亲把这二十年来从未吐露的心声,全写在给她的最后一封信上。
他说,母亲虽是他心里最大的遗憾,但她却是她心头上的一块肉,当年的事不过是场意外,她也在意外里受了伤,当时的她不过是个八岁大的孩子,他怎么捨得怪她?
他说,他不过是太悲伤了,承受不了失去挚爱的打击,独自沉浸于死别,却忘了留意她的心情,这些年来始终没尽到一个父亲该有的责任,是他不好。
他说,也许在她心里,他永远都不会是一个好父亲,也许直到临别前才把这声道歉说出口已经太迟,但他还是想和她说一声对不起。
他说,他心里有好多好多话想和她说,可是他错过了她的成长,错过了她最美好的年华,到了提笔写下这封信的时候,却又忽然不晓得该说些什么才好,这样的他是个很糟糕的父亲,对吧?
他说,她是他最心爱的孩子。
他说,爸爸永远爱你。
↑返回顶部↑
她只用了六年就取得哈佛经济与商管双硕士学位,原先她会继续留在美国攻读博士学位,再回国进入公司自基层做起,打稳基础与人脉,按部就班地完成接班计画。
若不是因为父亲骤逝,她不会提早踏上这片满载了无数回忆的故土。
两年前冬日里的某个深夜,她接到老管家的急电,告知父亲这些年因公司内部派系争斗烦心已久,在董事会上意外心脏病发,经过连夜抢救仍岌岌可危,时日无多。
她也是在见父亲最后一面时才知道,早在将她送出国的隔年,父亲就已经把所持有不动產、存款、股票及基金陆续移转登记制她名下,更将持有百分之五十二的公司股份全数过户给她,替她这个涉世未深的女儿留下后路与靠山,也让韩家顺利保住祖辈一手创建的珠宝集团,让家族的心血不至于在他过世之后就落入外人手中。
老管家说,父亲私下派了人手在美国,想知道她一切是否安好,但她的倔强与他如出一辙,纵然吃了再多苦也不曾掉过一滴泪,更不曾对他的安排有任何怨懟。
老管家还说,父亲每当听见她在半夜里捎来关问他身体状况的电话时,总感动得热泪盈眶,也总为她藏在字里行间的愧疚感到心疼。
其实,关于母亲的死,父亲早已放下。
父亲把这二十年来从未吐露的心声,全写在给她的最后一封信上。
他说,母亲虽是他心里最大的遗憾,但她却是她心头上的一块肉,当年的事不过是场意外,她也在意外里受了伤,当时的她不过是个八岁大的孩子,他怎么捨得怪她?
他说,他不过是太悲伤了,承受不了失去挚爱的打击,独自沉浸于死别,却忘了留意她的心情,这些年来始终没尽到一个父亲该有的责任,是他不好。
他说,也许在她心里,他永远都不会是一个好父亲,也许直到临别前才把这声道歉说出口已经太迟,但他还是想和她说一声对不起。
他说,他心里有好多好多话想和她说,可是他错过了她的成长,错过了她最美好的年华,到了提笔写下这封信的时候,却又忽然不晓得该说些什么才好,这样的他是个很糟糕的父亲,对吧?
他说,她是他最心爱的孩子。
他说,爸爸永远爱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