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9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四条!”周赫煊一张麻将拍出。

  徐吁笑道:“老校长,你这张牌打得刁钻啊,让我吃也不是,不吃也不是。”

  徐吁在北大读书的时候,周赫煊正好担任校长职务,所以他称周赫煊为“老校长”。

  “吃啊,送上门的还不吃?”叶灵凤笑道。

  “不吃不吃,自力更生,摸牌要紧,”徐吁笑呵呵道,“我们都是有底线的人,坚决不吃嗟来之食。”

  周赫煊乐道:“小徐的讽刺功底又见长啊。”

  “那帮绿背,就是该骂!”徐吁说着拍出一张牌,“九筒!”

  “绿背文化”在此时的香港很流行,几乎主宰了香港文坛。“绿背”之绿,是美元之绿,美国政府专门在香港成立“亚洲基金会”,资助出版公司和杂志社发行政治文学。

  无数从大陆逃难来香港的文人,三餐难继,生活窘迫,于是领着美元搞创作,攻击大陆和共产主义成了政治正确。其中张爱玲的《秧歌》和《大地之恋》,就是她初到香港生活困难时写的,文学质量奇差无比,只为拿美元过日子。

  而此刻牌桌上的四人,都还坚持着文学创作底线,对“绿背文化”深恶痛绝。跟政治无关,他们纯粹是觉得拿美元搞创作,在自己的作品里说假话太恶心了。

  就拿张爱玲的《秧歌》来说,写的是新中国农村的“悲惨现状”。这女人根本就没在新中国农村待过,她能写出什么玩意儿?全靠瞎编乱造。

  整个50年代,香港文坛都处于阵营对峙当中,一方是“绿背集团”,另一方是“反绿背集团”。

  “爸,我回来了,”周维烈推门而入,“叶叔叔好,两位徐叔叔好!”

  ……

  夜晚。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