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所以他们认了,含辛茹苦的孩子养大,就是为了好让孩子能够继承家中的田地,然后能够养老。

  就算是公学院建立了,圣上允许他们的后代进入公学院读书,他们的思想里面其实还是有一些漠不关心,还有一种不相信。

  这也是一种正常现象,纵观历史上这么多的朝代,那么多的皇帝,也没有哪一个能够像李二这样,建立这么多的公学院,让天下穷苦的寒门弟子也能够很好的读书,受到很好的教育。

  一个村子最多只能够推选出七八位合格的少年,其他的都是年龄及格,但是却已经不想读书,结婚生子并且继承了家中的田地,还有一些则是年龄没有到,而还有一些则是超过了。

  只有极少数的还没有结婚生子,还想要要参加科举,这一等,就等到了一个绝佳的机会,进入公学院,就能够受到更好的教育,这样一来,他们对于科举的信心就增加了好几倍。

  已经被家中的人逼的无可奈何,已经有了一种想要放弃的学子门,现在总算是有了借口,能够更好的读书了。

  父母在,不远游,这是常理,在这个古代更是孝顺的至理,但是为了求学,为了能够成为人上人,能够过上达官贵人的生活,他们还是选择离开家园,前往公学院求学。

  云毅建造的公学院,最多能够容纳一千名学员,这已经是最大的容纳量,因为宿舍的床位有限,教书先生和场地也是有限的,所有的资源都是有限的。

  因为李二虽然非常需要全能型的人才,需要公学院能够教导出来更好更强大的人才,但是却不能把大唐所有的钱财都浪费在这教育上面。

  对李二来说军队的建设永远是第一位,只有军队强大了,他才能够更加的安心。

  李二在很早就认识到,并不能太过依靠天罚,如果在战场上,天罚因为某一种原因不能发挥出来作用,这个时候只有真刀真枪的干。

  而大唐的将士要是太过依赖天罚,那里还有什么勇气,在天罚不能施展其威力的那一刻,大唐将士的心绝对会因此而溃败。

  所以李二才在掌握着绝对的权力之后,就严令所有的将军不得过于依赖天罚,要注重锻炼将士作战的能力。

  这样一来就需要很大的经费,那些把守边关的将士所花费的费用会更大,这也就导致大唐的教育资源是有限的。

  但是已经做出改革的大唐教育方式,隐隐可以看出来一种大国的气势,这就是成为一个盛世大国的根基和基础。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