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3 / 3)
这样的心思也是无可厚非,只不过谁又知道,这是真,还是假?
历史上,长孙无忌推辞,再加上长孙皇后的劝说,这才打消了皇帝李二提拔长孙无忌的念头。
可是谁有知道,这是不是试探?
长孙无忌深刻的知道有了王君廓的造反事件,有了下面的那些人在坐上高位,得到了权力之后,就开始变心的情况之下。
李二已经不再完全相信秦王府的旧臣了,就算是他还有长孙皇后这层关系,也没有得到李二的完全信任,可能也正是因为他有长孙皇后这层关系,才会让李二对他要比对待其他大臣,要好很多。
不然他也会沦为房玄龄等人一样,现在是一个臣子,而不是人臣或者是近臣。
要说长孙无忌对于招募教书先生没有看法,那是假的,他心中也有关于怎么招募教书先生的一些想法,但是却并不完全。
因为现在能够读书识字的,能够胜任这教书先生的人,只有从世家还有儒门之中挑选。
这样一来,这公学就变成了世家和儒门之间的争斗,并且还会让他们获得更大的利益。
而他们这些新贵,就会因此而变得弱小起来,等到寒门也发展起来了,寒门的弟子多了,他们这些新贵的势力会更加的小。
虽然他们这些人已经站在了大唐权力的中心,可是却也不过是两年的时间,短短两年的时间,他们才和李二一样,站稳了脚跟,那里有什么大的发展。
府上可用的人才并不是很多,要是把这些人推荐给了陛下,让他们去公学院教书,肯定会让陛下有疑心,他们也不能开这个口啊。
因为一旦这么做了,他们就相当于是拉帮结派了,毕竟公学院出来的学生,是要参加科举,是要进入朝堂为官,和他们共处。 ↑返回顶部↑
历史上,长孙无忌推辞,再加上长孙皇后的劝说,这才打消了皇帝李二提拔长孙无忌的念头。
可是谁有知道,这是不是试探?
长孙无忌深刻的知道有了王君廓的造反事件,有了下面的那些人在坐上高位,得到了权力之后,就开始变心的情况之下。
李二已经不再完全相信秦王府的旧臣了,就算是他还有长孙皇后这层关系,也没有得到李二的完全信任,可能也正是因为他有长孙皇后这层关系,才会让李二对他要比对待其他大臣,要好很多。
不然他也会沦为房玄龄等人一样,现在是一个臣子,而不是人臣或者是近臣。
要说长孙无忌对于招募教书先生没有看法,那是假的,他心中也有关于怎么招募教书先生的一些想法,但是却并不完全。
因为现在能够读书识字的,能够胜任这教书先生的人,只有从世家还有儒门之中挑选。
这样一来,这公学就变成了世家和儒门之间的争斗,并且还会让他们获得更大的利益。
而他们这些新贵,就会因此而变得弱小起来,等到寒门也发展起来了,寒门的弟子多了,他们这些新贵的势力会更加的小。
虽然他们这些人已经站在了大唐权力的中心,可是却也不过是两年的时间,短短两年的时间,他们才和李二一样,站稳了脚跟,那里有什么大的发展。
府上可用的人才并不是很多,要是把这些人推荐给了陛下,让他们去公学院教书,肯定会让陛下有疑心,他们也不能开这个口啊。
因为一旦这么做了,他们就相当于是拉帮结派了,毕竟公学院出来的学生,是要参加科举,是要进入朝堂为官,和他们共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