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快快解释,朕倒要听一听你这会文会武还会农的好想法!”

  云毅回答道:“儒家想要那排教书先生,这正好解决了我们的需要,不过我们不可能全部用儒家的人,想要胜任这教书先生,还需要一场考试,到时候微臣会出试卷。

  不仅仅可以让儒家的人参加,还有其他的人,只要是能够读书识字的人,年龄在二十五岁以上,在四十岁之下,都可以参与,这样一来就不仅仅是儒家的人当这个教书先生。

  至于武,那就是武将的事情了,不是有老兵老将吗,就让这些人来担任教武的先生,给公学院的学生安排练武还有兵法谋略的课程。

  至于最后的会农,那就是请对于农桑有很高的研究的官员或者是老农去教导他们。

  这样一来,这些学生就算是比较全面的人才。”

  李二想了一想,问道:“这么多课程,会不会贪多嚼不烂?”

  云毅直接回答道:“只要是课程安排的合理,每位学员必须在公学院呆两年的时间才能够参加科举或者是武举考试,这样一来,他们就有时间了,到时候在科举和武举考试严格把关就可以了。”

  “这……,两年的时间会不会太长了?”

  李二这是非常需要人才来填充大唐的官场啊,看来这一次的整风行动落马了不少的官员,一下子就让官位空出来了。

  “陛下,如果需要比较全面并且对大唐有贡献的人才,就必须要有一定的耐心,还要有信心,今年就能够先建立十座公学院,再过两年,就会有很多很多人才出现,到时候为陛下所用。

  这也可以防止那些教书先生都是儒家的人,学生也都是贴上了儒家的标签。”

  卷二 初唐风云 第三百二十一章 见识长短

  孔颖达为自己在朝堂之上的表现沾沾自喜,这一次的儒家算是有了一个发展的契机,一定要把握好啊!

  殊不知,云毅和皇帝李二已经想到了对策。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