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像巴顿将军一样,哈尔西勇于负责、事必躬亲,只尊敬那些“实际战斗者”,看不起坐办公室瞎指挥的上司。由于他一贯主张由“身在现场的人(the man on the spot)”指挥,这使他打了不少胜仗,也得罪不少上级。特别是他一仆二主,作为南太平洋战区司令必须接受麦克阿瑟领导;作为第3舰队司令又必须尊重尼米兹。

  哈尔西统帅的第3舰队是人类有史以来的最大舰队,下辖4个航母特混舰队,12艘航母、105艘战舰、8艘英国战舰和500多艘其他舰船。哈尔西被看作是“海上的公牛”,他的勇气和军衔超过巴顿上将,被公认是“二次大战最著名的海上斗士”。他把自己的格言“杀日本鬼、杀日本鬼、奋勇多杀日本鬼!”画在太平洋的多拉吉小岛的一面山上,每个字母超过5米,用以激励过往的美国舰只。他认为“战争就应该先开枪再讲理……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只有在地狱里才能听到日语。”

  2004年12月16日,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在墨西哥湾对USS DDG97“哈尔西”号导弹驱逐舰进行“宙斯盾”海试,成功进行舰炮轰击,并成功发射两枚“标准-2”导弹。

  以哈尔西命名的USS DDG97号导弹驱逐舰即将开始为以圣迭戈为母港的海军服役,圣迭戈位于加州西南,唐氏农场以西60英里。

  “宙斯盾”被台湾翻译成“神盾”系统,它包括美军最先进的SPY-1计算机控制雷达,与MK41垂直发射系统配合,可以发射多种导弹。

  四、斯普鲁恩斯四星海军上将

  雷蒙德·埃姆斯·斯普鲁恩斯(Raymond Ames Spruance)出生在巴尔的摩一个德裔富贵家庭,秃顶、高痩、表情严肃,有一双比大海还蓝的日耳曼眼睛。由于自幼失怙,被爷爷、妈妈和三个从未出嫁的姨妈带大,从小娇生惯养,性格内向羞涩,是个女性化的细心孩子。长大后沉着、寡言、不愿抛头露面,具有遇事三思而后行的老派性格。这与那位豪放、容易激动、诈诈唬唬先干后想的姐夫哈尔西有天渊之别。尼米兹十分喜爱这对手下爱将:“斯普鲁恩斯是将军的将军(an Admiral’s Admiral),哈尔西是水兵的将军。斯普鲁恩斯与格兰特将军一样,善于把战争打到敌人那里……胆大、谨慎,天生就有打仗的天赋。”

  远东太平洋:好玩的事,好玩的人(7)

  从空袭东京起,每次海战都是哈尔西的航母主攻,斯普鲁恩斯的巡洋舰掩护。所以当哈尔西患带状疱疹住进珍珠港的海军医院时,毫不犹豫地把指挥权交给自己的小舅子,使斯普鲁恩斯中途岛之战一举成名。

  斯普鲁恩斯历来就是谦谦君子:“某些作者赞扬我能够准确地选择日本航空母舰处于最不利的状况——飞机甲板上摆满已经补充油料、装好弹药、等待起飞的飞机——的时机去实

  施攻击,其实,不是那么回事。我自己认为唯一可以自诩的是,我十分敏感地意识到亟需采取出其不意的行动,并竭力要求在接近敌人后立即以我方的全部实力打击敌航空母舰。”

  斯普鲁恩斯的最大功绩莫过于找到了《712方案》,这为尼米兹发明跳岛战术提供了基本依据。上个世纪初,美国海军陆战队的彼得·埃里斯中校开始搜集情报,编制进攻日本的完整方案,经过十几年艰苦工作,终于摸清并详细记载太平洋海域每个海岛的精确位置、礁湖的深浅、海区的气象潮汐、淡水分布、环礁礁盘的宽窄深浅。为了实地勘察马绍尔群岛,埃里斯中校亲自化装侦察,扮作游客深入日本托管地,结果一去不复返。1923年日本送回埃利斯中校骨灰,谎称该游客自然死亡,美国政府也不敢公开承认埃利斯是海军中校,一个舍生忘死的优秀间谍。

  埃利斯中校早就料到日本对他不会客气,所以把《712方案》写完才慷慨上路。该方案结尾用红墨水划了一条着重线:“沿着密克罗尼西亚的基地前进!” 斯普鲁恩斯的战略目光,早就越过五千多公里海面和上千的岛礁,看到了战争的尽头。正因他羞涩、细心,带有浓厚的女性倾向,才能在浩若烟海的陈年文牍中找到《712方案》,为尼米兹、麦克阿瑟的一系列跳岛战役铺平道路。

  斯普鲁恩斯战场上也很勇敢,他的旗舰“印第安那波利斯”号在冲绳就被日本“神风特工队”击毁过。

  战后斯普鲁恩斯接替尼米兹任太平洋舰队司令兼太平洋战区司令,海军战争学院院长和驻菲律宾大使。这位思想敏捷、沉默寡言的谦逊君子习惯把一切功劳归于下属。难怪尼米兹称他是“将军中的将军”,美国海军以他的名字命名了一种“斯普鲁恩斯”级导弹驱逐舰,共31艘已经全部编入现役。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