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日本:透过舷窗看富士山(6)

  老年间人穷志短、信息有限,许多外来词需经俄、日这两个“脱亚入欧”的二毛子批发周转。日本人说英语本来就发音奇特,加上他们管“信件”叫“手纸”,所以由日本传入中国的“干部”、“共产”等外来词就颇为可疑。

  1847年马克思把“正义者同盟”改组为“Communist League”,意思是“社员同盟”、“公社社员同盟”、“合作社社员同盟”或者“社区者同盟”。可日本人愣把它翻译成“共

  产主义者同盟”并将其纲领翻译成《共产党宣言》。而马克思使用英语Communist(复数Communists)、德语Kommunist(复数Kommunisten)的含义里面只有“公社”,没有“共产”。这就像留法先驱把Commune de Paris翻译成“巴黎公社”,而不是“巴黎共产”。1949年毛主席住进北京与世界直接沟通,开始把他领导的社会改革称为“人民公社”。

  房地产大腕潘石屹在水关长城盖了一片西式大房子,取名叫“长城下的公社(Commune by The Great Wall)”,还获得2002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建筑艺术推动大奖”。潘石屹的太太出身英国剑桥,他使用的Commune和马克思1847年使用的是同一个字。

  我的日本朋友讲英语普遍发音古怪,让我联想起清华、北大、北外的一些语言专业愿意到江浙一带特招说吴侬软语的学生,一方水土养一方人。1937年日本人才用英语取名字,那年取得最好的首推Canon相机。Canon的发音源于日语中的“菩萨”,用在光学产品上演绎成“佛光普照”。Canon的英文意思除了宗教,还有法律,全都是和世界接轨的顶级含义。

  “松下”的英文名字原来叫National,后来觉得“民族”过于狭隘,于是模仿泛美航空(Pan America)改叫Panasonic。樱花(Sakura)更为民族,现在已经改叫Konica。

  丰田汽车公司一向以英文“轿车(Car)”的字头“C”为轿车命名,以此和盎格鲁-撒克逊人接轨。如世纪(Century)、皇冠(Crown)、光冠(Corona)、花冠(Corolla)、追击者(Chaser)、塞利卡(Celica)、卡利纳(Carina)、疾驰(Corsa)、克利西达(Cresida)……

  全盘西化的日本人最近发现丰田TOYOTA的名字太土,于是重金邀请世界名人给丰田重造新名。根据潮流要求新名不能超过5个字母、3个音节,要好听、好看、好念、好记、好写,要含义诡谲莫测,让人遐思、又匪夷所思。经过反复论证,在众多竞争者中选中“ LEXUS”。

  日本人看中LEXUS不仅因为字典里没有,而且写来具有美学价值,听上去悦耳,发音性感、节奏感强,一眼看去浑然一体。以字母“L”开始顶天立地、一柱擎天。字母“X”十字居中,像少女的小蛮腰。小写的“S”殿后,舒缓流畅,阴柔娇媚,余音不绝。

  据说丰田公司老板亲自驾LEXUS车横穿北美大陆,从东海岸到西海岸,人如潮涌、观者如堵,可就是没人知道LEXUS的准确来历。有好事者翻遍手头的所有字典,说该字可能来自《罗马法》,于是母以子贵,LEXUS车也愈加神秘。几年后,LEXUS 打进中国市场,中文注册名叫“凌志”。后来丰田觉得“凌志”颇似小人乍富,除了有钱一点文化含量都没有。于是遍访高人,开始在CCTV重打广告,崭新的名字叫“雷克萨斯”。

  在美国注册专利最多的是IBM,名列第二的是Canon相机。他们的生存理念部分来源于我爷爷信奉的佛教哲学,“慈悲为怀”,“有容乃大”被Canon诠释成菩萨的“万物共生”。所谓“共生”——就是为了大家的利益一起生活,消除文化、风俗、语言、种族造成的种种隔阂,建设众生平等的和谐社会。

  缅甸:昂山和他的女儿(1)

  1919年,布尔什维克在莫斯科成立共产国际,新生政权为反抗丘吉尔“把苏维埃扼杀在摇篮里”,斥巨资到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发展共产党,给各国党领袖提供经费,把他们的子女接到莫斯科接受教育,培养接班人。苏联宣传“十月革命”武装夺权“一炮成功”,帮助第三世界建党、建军、建军校,提供军火、顾问,鼓励各国武装斗争,“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很多亚洲国家长期处于西方殖民主义统治之下,许多进步人士与殖民当局积怨尤深。二战前后,一些人对英美盟国采取“非暴力不合作”态度,被统治者看作破坏统一战线而锒铛入狱,其中最著名的首推印度的“圣雄”甘地。此外还有采取激进做法的“恐怖分子”和与日本合作的“通敌人员”。在这两个极端之间,是数不清的其他声音——温和、复杂、含混不清,不停地在两大阵营之间摇摆不定。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