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1 / 1)
沙龙现在的续弦夫人是亡妻戈利的小妹利利,现已陪伴沙龙走过半个世纪。她在1998年7月随沙龙访问北京中以示范农场时,像在自家地里一样,将随手摘下的小西红柿顺手塞进沙龙的大嘴里。沙龙则像拄拐棍般将她按在手下,支撑起200多磅的肥大身躯。
三、以色列国父给沙龙取名
农民沙龙的军事生涯是从保卫自家橘园围墙开始的,其后充当犹太定居点的巡夜人。1947年11月29日联合国投票通过巴以分治协议,沙龙立即在村里引爆一枚巨型雷管,庆祝犹太复国主义终于落了地。与此同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躲在德国的耶路撒冷大穆夫提回到中东,在开罗号召穆斯林发动圣战驱逐涌入圣地的犹太人。想不到中东的犹太人都是劫余物种,不像希特勒手里的欧洲犹太人那么逆来顺受。他们一面竭力渲染纳粹刚杀死600万犹太人博取世界同情,一面拿起武器和阿拉伯人对峙。纳粹大屠杀明显改变了道义平衡,由此建立一个犹太国迫在眉睫,没有比巴勒斯坦这块地方更合适了。沙龙邻近的犹太青年纷纷弃农从军,就近加入以色列中部军区的亚历山德罗尼旅,沙龙成了这帮乡党的排长。
1948年5月14日,首任以色列总理大卫·本-古里安宣布建国的当天,黎巴嫩、叙利亚、约旦、伊拉克、沙特、埃及等阿拉伯国家的正规军就和以色列国防军驳火,阿拉伯人坚持认为:巴勒斯坦不该为大屠杀负责,更不该为犹太复国付出代价。由此独立战争,即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沙龙凭借个人勇敢、熟悉地形和与阿拉伯人打交道的丰富经验,从一次次火线负伤中脱颖而出,擢升中部军区司令部情报军官。1951年底,沙龙因劳累过度诱发多种伤病赴美国休养,一人驾车纵穿佛罗里达、佐治亚、南北卡罗来纳、路易斯安那、田纳西、德克萨斯诸州,最终差点留在科罗拉多大学成为法律系大学生。
1952年11月,以色列北方军区两名士兵越过边界被约旦骑兵俘虏,独眼司令摩西·达扬为此急得抓耳挠腮。他命令参谋迅速制定营救计划,但由于各种计划都不尽完美,参谋部陷入永无休止的争论之中。
习惯亲临一线的沙龙对躲在后方办公室里的扯皮厌恶之极,他找来两个小弟兄,开着一辆“皮卡”悄悄驶向边境。途中,他把下属和“皮卡”车藏在树丛里,自己换上阿拉伯长袍趟过约旦河。他用约旦口音的阿拉伯语朝约旦巡逻兵打招呼,谎称自己的牛跑到对岸的以色列去了,请求子弟兵帮忙抓回来。结果有四名天真约旦士兵上钩,跟在沙龙身后涉水进入约旦河西岸。沙龙把四名追牛的约旦兵分成两组,随即各个击破。他独自制伏两名约旦士兵,把他们塞进树丛中的“皮卡”。
犹太:以色列的沙龙(3)
一小时后,沙龙给军区司令摩西·达扬送来张便条:“摩西,人关在地下室,用俘虏换咱们的人。”一场危机就这么轻易解决,沙龙的突袭令达扬震惊不已。许多年后,达扬在回忆录《我的故事》中还念念不忘当年沙龙给他的巨大震撼,称沙龙是敢负责任的杰出军官。而沙龙则找到了应付官僚主义的诀窍:独自去冒险,成功了功劳归上司;失败了责任自己担。
在希伯莱大学和特拉维夫大学学习期间,沙龙开始研究恐怖和反恐怖问题。基于丰富的实战经验,他建议以色列政府建立一支反恐怖特种部队。苦于应付各种恐怖活动的以色列政府对沙龙提交的论文十分赞赏,当即授权沙龙组建101特种部队。为安全保密起见,以色列总理大卫·本-古里安亲自给他取名“沙龙”,用以取代他原来的俄国味十足的名字“沙因诺曼”。
沙龙崇尚天真、鼓励冒险,培养士兵的想象力和首创精神,“在消灭恐怖活动之前不可能有任何和平。”他带头围着篝火唱拓荒时代的老歌,把漂亮姑娘弄进军营制造英雄气氛。信奉克劳塞维茨“战争就是无限制地使用暴力”,怂恿部下不受限制地使用各种武器。部队营房附件的屋角、飞鸟、随手抛掷的罐头全是射击的活靶。“军官只有冲在前面才有威信。要利用技术优势,善于面对突发事件迅速机智反应。”他培养部队的韧性,总是冲锋在前,亲自到加沙埋设爆炸物袭击埃及车队,深夜在叙利亚公路上放火诱捕好奇的卡车司机,在阿拉伯定居点丢弃汽车轮胎引人上钩,甚至深夜用卡车冒充坦克不费一枪一弹吓跑堡垒中的敌军。
101部队与伞兵合并后,沙龙担任合并后的“890营”营长,特种部队继而扩充为“202旅”,沙龙拥有绝对指挥权。总理本-古里安默许沙龙绕过其他内阁成员直接向他报告情况。沙龙的自负、成功和特权引来铺天盖地的批评和嫉妒,可他熟视无睹。他频繁地越境报复令人发指,一定程度上震慑了恐怖活动。本-古里安总理称赞沙龙给以色列“继续生存提供了可能”。
四、“我主张一个男人必须勇于说出自己的观点,并为之奋战。”
1955年4月的万隆会议后,纳赛尔决定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中国政府立即援助埃及2000万瑞士法郎。埃及情报部援助阿尔及利亚的军火船“阿苏斯”号被扣,法国战斗机迫降阿尔及利亚民运领袖本·贝拉乘坐的摩洛哥客机……英法介入终于使运河战争(第二次中东战争)爆发。 ↑返回顶部↑
三、以色列国父给沙龙取名
农民沙龙的军事生涯是从保卫自家橘园围墙开始的,其后充当犹太定居点的巡夜人。1947年11月29日联合国投票通过巴以分治协议,沙龙立即在村里引爆一枚巨型雷管,庆祝犹太复国主义终于落了地。与此同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躲在德国的耶路撒冷大穆夫提回到中东,在开罗号召穆斯林发动圣战驱逐涌入圣地的犹太人。想不到中东的犹太人都是劫余物种,不像希特勒手里的欧洲犹太人那么逆来顺受。他们一面竭力渲染纳粹刚杀死600万犹太人博取世界同情,一面拿起武器和阿拉伯人对峙。纳粹大屠杀明显改变了道义平衡,由此建立一个犹太国迫在眉睫,没有比巴勒斯坦这块地方更合适了。沙龙邻近的犹太青年纷纷弃农从军,就近加入以色列中部军区的亚历山德罗尼旅,沙龙成了这帮乡党的排长。
1948年5月14日,首任以色列总理大卫·本-古里安宣布建国的当天,黎巴嫩、叙利亚、约旦、伊拉克、沙特、埃及等阿拉伯国家的正规军就和以色列国防军驳火,阿拉伯人坚持认为:巴勒斯坦不该为大屠杀负责,更不该为犹太复国付出代价。由此独立战争,即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沙龙凭借个人勇敢、熟悉地形和与阿拉伯人打交道的丰富经验,从一次次火线负伤中脱颖而出,擢升中部军区司令部情报军官。1951年底,沙龙因劳累过度诱发多种伤病赴美国休养,一人驾车纵穿佛罗里达、佐治亚、南北卡罗来纳、路易斯安那、田纳西、德克萨斯诸州,最终差点留在科罗拉多大学成为法律系大学生。
1952年11月,以色列北方军区两名士兵越过边界被约旦骑兵俘虏,独眼司令摩西·达扬为此急得抓耳挠腮。他命令参谋迅速制定营救计划,但由于各种计划都不尽完美,参谋部陷入永无休止的争论之中。
习惯亲临一线的沙龙对躲在后方办公室里的扯皮厌恶之极,他找来两个小弟兄,开着一辆“皮卡”悄悄驶向边境。途中,他把下属和“皮卡”车藏在树丛里,自己换上阿拉伯长袍趟过约旦河。他用约旦口音的阿拉伯语朝约旦巡逻兵打招呼,谎称自己的牛跑到对岸的以色列去了,请求子弟兵帮忙抓回来。结果有四名天真约旦士兵上钩,跟在沙龙身后涉水进入约旦河西岸。沙龙把四名追牛的约旦兵分成两组,随即各个击破。他独自制伏两名约旦士兵,把他们塞进树丛中的“皮卡”。
犹太:以色列的沙龙(3)
一小时后,沙龙给军区司令摩西·达扬送来张便条:“摩西,人关在地下室,用俘虏换咱们的人。”一场危机就这么轻易解决,沙龙的突袭令达扬震惊不已。许多年后,达扬在回忆录《我的故事》中还念念不忘当年沙龙给他的巨大震撼,称沙龙是敢负责任的杰出军官。而沙龙则找到了应付官僚主义的诀窍:独自去冒险,成功了功劳归上司;失败了责任自己担。
在希伯莱大学和特拉维夫大学学习期间,沙龙开始研究恐怖和反恐怖问题。基于丰富的实战经验,他建议以色列政府建立一支反恐怖特种部队。苦于应付各种恐怖活动的以色列政府对沙龙提交的论文十分赞赏,当即授权沙龙组建101特种部队。为安全保密起见,以色列总理大卫·本-古里安亲自给他取名“沙龙”,用以取代他原来的俄国味十足的名字“沙因诺曼”。
沙龙崇尚天真、鼓励冒险,培养士兵的想象力和首创精神,“在消灭恐怖活动之前不可能有任何和平。”他带头围着篝火唱拓荒时代的老歌,把漂亮姑娘弄进军营制造英雄气氛。信奉克劳塞维茨“战争就是无限制地使用暴力”,怂恿部下不受限制地使用各种武器。部队营房附件的屋角、飞鸟、随手抛掷的罐头全是射击的活靶。“军官只有冲在前面才有威信。要利用技术优势,善于面对突发事件迅速机智反应。”他培养部队的韧性,总是冲锋在前,亲自到加沙埋设爆炸物袭击埃及车队,深夜在叙利亚公路上放火诱捕好奇的卡车司机,在阿拉伯定居点丢弃汽车轮胎引人上钩,甚至深夜用卡车冒充坦克不费一枪一弹吓跑堡垒中的敌军。
101部队与伞兵合并后,沙龙担任合并后的“890营”营长,特种部队继而扩充为“202旅”,沙龙拥有绝对指挥权。总理本-古里安默许沙龙绕过其他内阁成员直接向他报告情况。沙龙的自负、成功和特权引来铺天盖地的批评和嫉妒,可他熟视无睹。他频繁地越境报复令人发指,一定程度上震慑了恐怖活动。本-古里安总理称赞沙龙给以色列“继续生存提供了可能”。
四、“我主张一个男人必须勇于说出自己的观点,并为之奋战。”
1955年4月的万隆会议后,纳赛尔决定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中国政府立即援助埃及2000万瑞士法郎。埃及情报部援助阿尔及利亚的军火船“阿苏斯”号被扣,法国战斗机迫降阿尔及利亚民运领袖本·贝拉乘坐的摩洛哥客机……英法介入终于使运河战争(第二次中东战争)爆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