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一批是由朴市田来津所率领的五千众,这个人是倭国圣德太子时期重臣秦河胜之子,国内也是小有名气。

  第二批由阿昙比逻夫率领,计舰船三百七十艘,兵力三万七千余人。

  第三批倭军的规模最大,由上毛野君稚子、阿倍比罗夫率领的四万七千人,尤其这个阿倍比罗夫出自名门阿倍氏,出兵前一直过着戎马生活,征讨虾夷长达数年,战争经验丰富。

  第四批倭军是由庐原君臣率领的一万人。

  这还没算是之前护送百济王子去百济的狭井槟榔的五千倭军。

  此时光在新罗的倭军就多达十万之巨。

  这些倭军将领大都出身于大和朝廷的贵族,士兵来源更是遍及列岛各地,对倭人来说,这就是一场全国总动员的入侵之战。

  哪怕之前倭王亲征前半路死了,新任的倭王也没有更改过计划。

  如果李逍一路打过去,那就会成为一场正面硬战,甚至打成僵持战。到时反可能成为与倭作战的主力,让新罗人在一边坐山观虎斗。

  看着茫茫大海,李逍道,“如今新罗南部沿海诸城,几乎尽落入倭国之手,倭人已经占据了新罗大小三十余城,直接进逼庆州的都城金城。我的计划是我们越城而过,经过南部沿岸的时候并不上岸作战,只留下随军来的一万新罗军,让他们牵制下倭军。”

  “然后我们自己的两万人越过南部沿岸,直接绕海岸航行,最后抵达到庆州金城东面出海口迎日湾港,在那里驶入兄山江,溯江而上,直抵金城城下。”

  “我们必须抢在倭人之前进入金城!”

  赵持满问,“那一万新罗人放在哪?”

  “我们到时就在釜山港暂停,把这一万人放下去,让他们去围金海城。”

  金海城是倭军的一个重要据点,但因为紧邻海峡,此时驻扎的倭军不多,也就不到五千倭军。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