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2 / 3)
自从目睹那名女子与苏智惟,汪琳总觉得自己必须告知杜日恆。万一杜日恆傻傻地回到向阳书屋,却发现苏智惟早有了另一半,一定会承受不住的。
「我只是不希望你过去,结果发现对方根本不把这个约定放在眼里。」电话里头,汪琳这么告诉杜日恆。
另一端的杜日恆没有特别说什么,只是小声地应了句「我明白了,谢谢你」,无精打采的声线令汪琳无比心疼。
最后,杜日恆仅是趁着回法前,再和汪琳约了一次见面,两人刻意绕过与苏智惟相关的话题,一顿饭吃得莫名卡顿。
原先总是令杜日恆充饱了电回法国去的暑假,这次竟毫无疗癒作用。
等待登机的时刻,杜日恆例行来到机场书店。多年来,只要上飞机前没有到书店买本书,就觉得浑身不对劲。
当然,在她的心目中,世界上没有一家书店比得上向阳书屋。
从来没有一个地方能够有如此温暖的色调,抚平她每一次炸裂边缘的负面情绪。她在那里有过许多珍贵的回忆,认识不少美好的书籍;可这一切,都随着汪琳告诉她的那些话语,被锁至丢失钥匙,无法再度开啟的盒子当中,再也不会,也不能想起了。
她的心彷彿被掏空了一块,或许,只能透过阅读,慢慢填补回来。
这么想着的时候,一个水彩绘製的封面吸引了杜日恆的注意,竟是如此熟悉的笔触。虽然对于构图方式,杜日恆并不怎么理解,却觉得那样的画面,她好像在哪里看过。
拿起书籍翻阅,她发现这是一本文集,主题是「念想」。
或许是受到美丽封面的鼓舞,她开始选读几个段落。
却在读到其中一篇,那句「五年的距离,只盼你安好」,直觉告诉她,儘管笔名为「知心」,作者绝对是她这些年思念着的人。
翻至书本最末的版权页,像是故意隐瞒一样,封面美术设计的那一行,写着的名字仍是「知心」;至少,与那篇文章是同一人。
她想起他曾提过的儿时以及梦想。水彩,书写,绘本等单词逐渐组合成一个形状。杜日恆相信,是他。
↑返回顶部↑
「我只是不希望你过去,结果发现对方根本不把这个约定放在眼里。」电话里头,汪琳这么告诉杜日恆。
另一端的杜日恆没有特别说什么,只是小声地应了句「我明白了,谢谢你」,无精打采的声线令汪琳无比心疼。
最后,杜日恆仅是趁着回法前,再和汪琳约了一次见面,两人刻意绕过与苏智惟相关的话题,一顿饭吃得莫名卡顿。
原先总是令杜日恆充饱了电回法国去的暑假,这次竟毫无疗癒作用。
等待登机的时刻,杜日恆例行来到机场书店。多年来,只要上飞机前没有到书店买本书,就觉得浑身不对劲。
当然,在她的心目中,世界上没有一家书店比得上向阳书屋。
从来没有一个地方能够有如此温暖的色调,抚平她每一次炸裂边缘的负面情绪。她在那里有过许多珍贵的回忆,认识不少美好的书籍;可这一切,都随着汪琳告诉她的那些话语,被锁至丢失钥匙,无法再度开啟的盒子当中,再也不会,也不能想起了。
她的心彷彿被掏空了一块,或许,只能透过阅读,慢慢填补回来。
这么想着的时候,一个水彩绘製的封面吸引了杜日恆的注意,竟是如此熟悉的笔触。虽然对于构图方式,杜日恆并不怎么理解,却觉得那样的画面,她好像在哪里看过。
拿起书籍翻阅,她发现这是一本文集,主题是「念想」。
或许是受到美丽封面的鼓舞,她开始选读几个段落。
却在读到其中一篇,那句「五年的距离,只盼你安好」,直觉告诉她,儘管笔名为「知心」,作者绝对是她这些年思念着的人。
翻至书本最末的版权页,像是故意隐瞒一样,封面美术设计的那一行,写着的名字仍是「知心」;至少,与那篇文章是同一人。
她想起他曾提过的儿时以及梦想。水彩,书写,绘本等单词逐渐组合成一个形状。杜日恆相信,是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