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9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今天他在嘉靖那里所说的这句话,显然是成功地将一颗种子种下去了,皇帝应该能够掂量其中的轻重。

  所谓杨廷和当初之所以一心立嘉靖为新君这事,倒不是嘉靖有什么德行。实际上,当年的皇帝远在湖北安陆,一年也就进京祭祀太庙的时候刷个脸。明朝那么多藩王,谁认识你这个十三四岁的小屁孩是谁。

  嘉靖能够在一众皇位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关键是年轻。这才应了官场上的一句话:文凭少不了,年龄是个宝。

  明朝从来都是将藩王当猪一样养,朝廷巴不得你越笨越好。

  如此一来,各地的王爷们整日无所事事,尽干些欺男霸女、提笼架鸟的勾当,整一个造粪机器。成年人如此,更别说一个十三四岁的孩童了。

  当年正德突然驾崩和内阁首辅杨廷和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可以说,整个文官集团都紧密地团结在杨阁老身边。从文官个人利益来说,他们自然愿意选一个年幼好控制的的皇帝出来。

  杨廷和是这种心思,建文帝时期的齐泰、黄子澄也是这么想的。

  就这样,杨首辅才从千百宗室候选人中把嘉靖挑了出来。他想的是,当时的嘉靖才十四岁,到二十岁亲政还有六年。这六年,足够他彻底将皇帝架空了。

  谁曾想,就是个十四岁的被当成猪养的嘉靖却是明朝历代君王中政治手段排名前三的狠人。一登基,就三下五除二剪除了杨党。

  刚才嘉靖问周楠应该立谁做储君,周楠自然会替景王说好话。可惜,景王这厮身上实在没有闪光点,根本就拿不出手。若是一味谬赞,说不好要弄巧成拙。

  所以,周楠索性就推小万历,又拿嘉靖朝初年皇权和相权之争来打比方。这事嘉靖是亲历者,也有惨痛的教训,如何不知道主幼臣疑,太阿倒执的厉害。

  没错,嘉靖是爱小万历这个孙子,可别忘了,他还是明朝的皇帝。所思所想就是如何巩固君权,这个时候他就不得不权衡,一旦自己驾崩,小万历能否镇得住局面。

  答案是否定的,一个四岁的垂髫小儿怎么是朝堂中那群精英的对手。

  真到那个时候,朝廷会出霍光,甚至是王莽吗?

  嘉靖不敢想,也不愿意想。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