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卫蹲妻手札(美食) 第79节(2 / 7)
“殿下多虑了。”周悯同轻笑,“只要殿下握着权力,还愁没有人会送钱来么?”
“没有了先前的胡三,还会有张三,李三。”
“就算英国公忠心耿耿又有什么用?他将满朝文武骂了个遍,如今是墙倒众人推。这朝堂之中,最重要的是权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只要是敢同咱们作对的人,都只会落个陆家一样的下场。”
年轻人眯了眯眼:“周阁老可是忘了?乾清宫的人说,父皇先前有意着表兄私下去打探兆奉陈案。”
“如今虽是借着英国公将事情平息下去,可保不齐表兄来日掀了周阁老的老底,再将您和谢家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旧事查出来,那可就不好办了。”
周悯同啜茶的手顿都没顿:“陛下想查,我就送人敲登闻鼓去催着陛下查。如此一来,陛下手中尚无证据,朝堂中免不得又要陷入当年一样的混乱,陛下自然不能任由事态发展成当初的模样。”
“宫中传了话,说陛下今日不仅不见陆怀熠,任着他跪了一夜,还撒给他一盒棋,此作何解?”
“棋子,弃子,陆怀熠已经成了陛下的废棋。”
就算陛下有心要知道兆奉陈案的真相,怀疑英国公绝非幕后黑手,他也不能不借着英国公将这苗头重新压下去。
如今的陆家就恰如当初的贺家,一切都不过是在重演。
更何况牺牲一个官员,换得朝堂安稳,本就是崇仁帝最熟悉的事。当年他可以纵着恩师贺家满门受冤而死,如今又怎么不能舍弃英国公判他流放之刑?
于一个皇帝而言,什么是比皇位坐得安稳更重要的呢?
只要能获得至尊的权力,那么恩义可舍,亲人可舍,良知更可舍。
若非如此,天下不会安稳,也不会有如今的崇仁帝。
若不是深谙此道,他周悯同又如何能从一个人人鄙夷的庖厨之子坐上如今位极人臣的内阁大学士之位?
↑返回顶部↑
“没有了先前的胡三,还会有张三,李三。”
“就算英国公忠心耿耿又有什么用?他将满朝文武骂了个遍,如今是墙倒众人推。这朝堂之中,最重要的是权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只要是敢同咱们作对的人,都只会落个陆家一样的下场。”
年轻人眯了眯眼:“周阁老可是忘了?乾清宫的人说,父皇先前有意着表兄私下去打探兆奉陈案。”
“如今虽是借着英国公将事情平息下去,可保不齐表兄来日掀了周阁老的老底,再将您和谢家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旧事查出来,那可就不好办了。”
周悯同啜茶的手顿都没顿:“陛下想查,我就送人敲登闻鼓去催着陛下查。如此一来,陛下手中尚无证据,朝堂中免不得又要陷入当年一样的混乱,陛下自然不能任由事态发展成当初的模样。”
“宫中传了话,说陛下今日不仅不见陆怀熠,任着他跪了一夜,还撒给他一盒棋,此作何解?”
“棋子,弃子,陆怀熠已经成了陛下的废棋。”
就算陛下有心要知道兆奉陈案的真相,怀疑英国公绝非幕后黑手,他也不能不借着英国公将这苗头重新压下去。
如今的陆家就恰如当初的贺家,一切都不过是在重演。
更何况牺牲一个官员,换得朝堂安稳,本就是崇仁帝最熟悉的事。当年他可以纵着恩师贺家满门受冤而死,如今又怎么不能舍弃英国公判他流放之刑?
于一个皇帝而言,什么是比皇位坐得安稳更重要的呢?
只要能获得至尊的权力,那么恩义可舍,亲人可舍,良知更可舍。
若非如此,天下不会安稳,也不会有如今的崇仁帝。
若不是深谙此道,他周悯同又如何能从一个人人鄙夷的庖厨之子坐上如今位极人臣的内阁大学士之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