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于是,进士王九龄、祠部员外郎林季仲等纷纷上奏,请行耆户长之法,总一乡物力,次等选差,单丁许募人充役,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百姓的压力。

  绍兴五年1135四月,宋廷同意修改役法。

  四月还有一件大事,被囚禁在五国城的宋徽宗,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画家、艺术家赵佶病逝,他的遗言想归葬内地,却未得新上任的金熙宗的允许。

  徽宗赵佶在位的时候,初欲调和熙丰与元祐党争,以“绍述”神宗为国策,任用蔡京等主持国政,蔡京等托名“绍述”,禁锢元祐党人,排斥异己,变乱新法,祸国害民。

  又崇奉道教,大封宫观,自称“教主道君皇帝”,问道、书画,而不理朝政,致使地方混乱不堪,民不聊生。又大兴土木,任用朱勔等巨贪之人为官,搜括江南奇花异石,用船北运,称“花石纲”,在京师建延福宫等。

  在赵佶统治时期,阶级矛盾空前激化,河北、京东、两浙等地都爆发了农民起义,我们看到的水浒传、南水浒等书都是依托于这个时代的产物。

  之后其大出昏招,想要驱狼逐虎,遣使约金攻辽,以取燕云,金兵南下,灭了辽国,之后又轮到了他北宋,他自己在危难之时,没有任何担当,传位赵桓钦宗,自称太上皇。靖康之难,为金人俘虏北去,呜呼哀哉!!

  赵构遣使,希望把自己的父亲迎回来绝口不提自己的兄长赵桓,可惜派去的使者忠训郎閤门祗侯何藓,却没有能够完成自己的使命,虽说金国现在和大宋关系还不错,但是仅限于他们要和蒙古开战,无暇南顾的原因,否则绝对不会和大宋议和。

  现在大宋的使者过来,想要要回先皇的遗体,金国主完颜亶却并不准备和大宋交好,只是把自己的想法说了,让何藓带话回去,他们的先帝回不来了。

  对此赵构也没有办法,只能够把自己父亲的遗体留在金国了,要说赵构对于自己的父亲有多么的感情,还真的谈不上。

  他之前只不过是一个不被重视的普通儿子而已,而且母亲也地位低下,如果不是因为他自己的政治眼光还不错,他自己也会被金国人掳走的。

  所以想要将赵构的遗体给迎回来,之不过是要做样子给大臣们,还有天下黎民百姓们去看的,毕竟是一个死人,运回来不会影响自己的权利,还会增强自己的声望,何乐而不为。

  现在没有能够将先皇的遗体给迎回,其实也没有什么,或许百官和百姓会有些失望,但是依然不会影响赵构自己的权利,反正只要赵桓不回来就好了。

  不过很快大宋就得到了一个,不知道算不算好消息的好消息,大宋东路军的统帅完颜宗辅身故于燕京,年三十九岁。

  此人年少参军,金国初攻辽国,他作为将领时常参谋议事,而且展现出了自己的军事天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