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耶律余睹为辽皇族,本来在辽国拥有着非常高的权势,辽保大元年公元1121年,被告谋立晋王为太子,遂降金,为金灭辽和灭北宋立了不少功劳,为元帅右都监,然久不得迁官,颇有怨望。

  这一次,女真人迁移人口前来燕云一代,这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原有辽国百姓的利益,耶律余睹于是与燕山统军使萧高六密谋政变,暗约燕、云各地的郡守,契丹人与汉人,尽杀女真官兵。

  因为事发突然,所以很快耶律余睹他们的起义规模,就发展到很大的程度,到了金国不得不管的地步。

  不过很快金国就反应过来,完颜昌派人杀了萧高六全家,并命他继续带着军队奔赴大同,捕杀耶律余睹。

  这些起义的军队,大部分都是乌合之众,当金国的军队来了之后,几乎是一触即溃,根本就没有任何抵抗的余地。

  耶律余睹得讯之后,为了保证自己的安全,只能够出奔西夏,然而西夏现在跟金国的关系还算是比较好,并不想因为这样一个人,而得罪强大的金国,于是对于他的投奔,表示不愿意接纳。

  耶律余睹只能够投靠鞑靼,鞑靼人先已受完颜昌的命令,假意欢迎了他的到来,并且承诺愿意接受他,等他进入了对方的部落之后,马上将它给斩杀掉了。

  第两百一十一章 杨幺起义

  耶律余睹和萧高六被杀,异常叛乱很快就平息了。

  这一场叛乱,虽说并没有能够将金国的北方搅得大乱,但是却对金国,带来了非常大的麻烦,使得金国与辽国、大宋的百姓之间的矛盾,变得更加的激化。

  然而不只是金国有烦心事,对于大宋来说,也有另外一个坏消息发生,杨么起义了。

  杨么为鼎州龙阳今湖南汉春人,原名杨太,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二月,参加钟相起义,在众首领中年最少,当地方言之中称幼小为“么”,遂被叫作杨么。

  两年之前,因为大宋官军的围剿,钟相牺牲后,他与黄诚、夏诚、周伦等领导起义军继续斗争。

  绍兴三年夏,杨幺被推为总首领,称“大圣天王”,立钟相少子钟仪为太子。

  他们坚持钟相的政策,说简单点就是打土豪分田地,获得广大农民的支持,在洞庭湖一带据险结寨,陆耕水战,在寨内种植农作物,饲养家畜,过着自给自足、平等互助的生活。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