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第543节(6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具体的各项成本,属于机密数据,各宰相和户部尚书可知,其余官员只要问得一句,不赔本也就够了。

  毕竟……

  ‘铸币署’如今铸造铜钱,有时候还是赔本的啊!

  没错,其实朝廷铸币发钱,并不是现代人会调侃的:某某国‘印钞机’又启动了,是无本万利的买卖。

  其实此时朝廷每年铸币投入民间流动,是要绞尽脑汁才能不赔钱,或者说少赔点。

  姜握直接点名:“周署令,报一报今岁铸币的耗用。”

  铸币署的署令,连忙翻开带来的公文,开始迅速报数据。

  旁边的经济学院学生,也都在飞速的记录和验算。

  其实姜握从前只是宰相之一的时候,她对公文的喜好尚不能明显影响到所有署衙。

  可如今她做大司徒都已经九年。她偏好的公文形式,就渐渐变成各署衙更多使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皇帝明显也更看重此等公文——

  少浮词陈调,多简洁之语,更要多具体的实例和数据。

  于是铸币署也完全不绕什么弯子,开始直接汇报铸币的成本:

  “鼓铸钱币,铸一钱的成本大抵如下:需运铜、铁,矿悉在外地;另有物料火工之费;若稍加工铁钱牙样,则费一钱之用,始能成一钱”。[1]

  也就是说,花一个铜钱的成本,才能铸造一个铜钱。

  其实就算‘无利润’,还都多亏了这些年冶炼技术有所进步,才能达到铸币基本持平,之前基本都是亏本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