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5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众人沉默不语,不过心中还是偏向返回淮北,因为损颜面,总比全军覆没在此要好。

  “徐将军,第三个方案呢?”韦义节询问。

  徐世绩沉默了一下,目光变得坚定几分,说道:“第三方案,就是求援,火速派人渡河,一路向洛阳求援,那里驻军离着淮河比较近,还有一路,送奏折去长安城,向兵部和枢密院汇报,请陛下继续派兵来援,我们以此为根基,吸引住杜伏威的军队,这样化敌由暗转明,等朝廷兵马一来,就可以南北夹击,反被动为主动!”

  第1044章 来自江淮的战报

  数日后,长安城的枢密院和兵部,几乎同时得到了来自江淮的战报,以及徐世绩亲笔写下的求援信。

  枢密院的副使陈祾、兵部尚书屈突通等,在黄昏时候,立即联袂入宫,向陛下汇报,前线告急,军情耽误不得。

  罗昭云得知情况,立即派人通传政事堂的人入宫,一起商讨这件军机大事。

  陈祾神色带着失望表情,叹道:“徐世绩果然失利了,被困在了钟离郡,目前驻兵定远城,兵力十万,因为淮河上都是杜伏威的水军,切断了粮道,使得前线粮草难济,形势危急!”

  “这个徐世绩,还是太年轻了,竟然一点没有察觉杜伏威的水师动向。”

  “虽然有崔峻违抗军令在前,孤军深入,导致势力大损,但是,徐世绩这次带兵南征,作为统帅,也有一定的责任。”

  政事堂和枢密院的人,对徐世绩这次用兵失误,进行言语讨伐。

  若不是对徐世绩本人能力有了解,恐怕一个君王听了这些大臣的非议,就要对前线的主帅进行处置了。

  罗昭云则不为所动,没有在用人上发表言论,而是关心战局,已经目前的困难,询问道:“他们的粮草,还够支撑多久?”

  兵部尚书屈突通,有负责军队粮草筹备的责任,对前线的粮饷心中有数,回答道:“也就半个月,如果省吃俭用,每日口粮减去三分之一,并且在当地筹集粮草,最多支撑一个月。”

  罗昭云点头,目前形势明朗,就是需要派兵支援了,否则这支人马,很可能被困死在淮南。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