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心欲燃 第29节(5 / 7)
皇帝紧紧盯着她,看着她秀发高挽云堆,眉眼冷淡,低垂的睫敛了眸中神色,在这昏暗的殿中藏起寂寥心事。
他确实见过。
他有几次见萧沁瓷和吴王都是在文宜馆。他第一次见,算算时间,萧沁瓷那时应当刚入宫不久,音色尤带稚气,还没有后来的清冷惑人。
皇帝隔着书架听她同吴王闲话,他先来的,那面书架后有间小小的静室,需得从后绕过去才能看见,萧沁瓷不曾发现他。
吴王声音似有苦恼:“父皇命我督办赈灾一事,我原以为这桩事情很容易办,户部筹到粮食,我再督运至受灾三州便好了,可谁知户部竟说筹不出粮食。”
这桩事皇帝也知晓,在朝上便是他授意人推举吴王督办的,其中的关窍他自然明白,只是没料到吴王自己是个蠢货,身边竟也没有人提醒他。皇帝寻思着只能今日出去之后找个人从旁提点他。
但没等他想出合适人选,便听见萧沁瓷开口。
萧沁瓷似是翻着书页,说:“朝中如今不是没钱,而是没粮,拿着银子也买不到粮食。自推行折银法后各地的粮库便有些吃紧。去年关中遭灾,朝廷减免了赋税,但田地都握在关陇大族手中,他们宁愿高上一成以折银交税,也是不愿用粮食抵扣的,粮食卖去豫东,转瞬便能翻上两倍。可今年只有关中有余粮,陛下要你督办此事,是因为沈家是关陇世家,你去筹粮才能事半功倍。”
皇帝一顿,惊讶于一个稚弱小女如此明晰时政。
吴王倒也不是蠢得无可救药,经她点拨霎时便明白了,立时高兴的便要走了。
萧沁瓷送他出去:“殿下,此行想来不易,你……”
皇帝在他们走后出去,临走时找到文宜馆的内侍询问方才馆中女子是何人,才知她是被皇后接进宫的娘家侄女。
又是一日,在文宜馆中,吴王似是匆匆而来,对萧沁瓷道,他可以去求平宗将萧沁瓷赐给他,但被萧沁瓷婉言拒了。那时皇帝便觉得这姑娘善变,若是不喜欢何故又要同吴王往来。
不多时,他便听到平宗下旨令那姑娘出家修行的消息,他再去文宜馆时也能遇上她在其中抄写经文,皇帝为着避嫌,从未接近过。
他偶尔也能听见萧沁瓷在文宜馆附近的亭里练琴,翻来覆去都是那一支曲子,听闻是平宗喜爱的。
↑返回顶部↑
他确实见过。
他有几次见萧沁瓷和吴王都是在文宜馆。他第一次见,算算时间,萧沁瓷那时应当刚入宫不久,音色尤带稚气,还没有后来的清冷惑人。
皇帝隔着书架听她同吴王闲话,他先来的,那面书架后有间小小的静室,需得从后绕过去才能看见,萧沁瓷不曾发现他。
吴王声音似有苦恼:“父皇命我督办赈灾一事,我原以为这桩事情很容易办,户部筹到粮食,我再督运至受灾三州便好了,可谁知户部竟说筹不出粮食。”
这桩事皇帝也知晓,在朝上便是他授意人推举吴王督办的,其中的关窍他自然明白,只是没料到吴王自己是个蠢货,身边竟也没有人提醒他。皇帝寻思着只能今日出去之后找个人从旁提点他。
但没等他想出合适人选,便听见萧沁瓷开口。
萧沁瓷似是翻着书页,说:“朝中如今不是没钱,而是没粮,拿着银子也买不到粮食。自推行折银法后各地的粮库便有些吃紧。去年关中遭灾,朝廷减免了赋税,但田地都握在关陇大族手中,他们宁愿高上一成以折银交税,也是不愿用粮食抵扣的,粮食卖去豫东,转瞬便能翻上两倍。可今年只有关中有余粮,陛下要你督办此事,是因为沈家是关陇世家,你去筹粮才能事半功倍。”
皇帝一顿,惊讶于一个稚弱小女如此明晰时政。
吴王倒也不是蠢得无可救药,经她点拨霎时便明白了,立时高兴的便要走了。
萧沁瓷送他出去:“殿下,此行想来不易,你……”
皇帝在他们走后出去,临走时找到文宜馆的内侍询问方才馆中女子是何人,才知她是被皇后接进宫的娘家侄女。
又是一日,在文宜馆中,吴王似是匆匆而来,对萧沁瓷道,他可以去求平宗将萧沁瓷赐给他,但被萧沁瓷婉言拒了。那时皇帝便觉得这姑娘善变,若是不喜欢何故又要同吴王往来。
不多时,他便听到平宗下旨令那姑娘出家修行的消息,他再去文宜馆时也能遇上她在其中抄写经文,皇帝为着避嫌,从未接近过。
他偶尔也能听见萧沁瓷在文宜馆附近的亭里练琴,翻来覆去都是那一支曲子,听闻是平宗喜爱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