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79 第53节(2 / 7)
在销售部经理迈着极力克制却仍显雀跃的步伐离开办公室后,苏盼重新看了一遍手里报表上令人心动的数字,并在看过后果断抛弃了自己为在下属面前塑造形象而故作沉稳的样子,兴奋地用手指在宽大的办公桌上敲出了一曲快乐的《小狗圆舞曲》,这是她从前在一位雇主那里听过后念念不忘,如今终于在宋玉书处学会的欢快钢琴曲。
所以,要不要在厂里养一窝可爱的、会追逐自己尾巴的小狗呢?
……
盼盼食品厂警卫处。
苏盼在将碾着手里的鸡蛋黄十分公平地放进面前嗷嗷叫唤的小奶狗们的食盆后,边看着它们埋头苦吃,边问才刚回来的赵勇军:“这次谈得怎么样?”
赵勇军将沉默作为回答。
这让苏盼忍不住恼火:“胖大海到底想怎么样?养鸡场是国家的,不是他个人的,他真觉得我想入股的事情只能由他一个人说了算?!”
说这话时,苏盼的语气中充满了不耐与无奈。
半年过去,厂里的速冻食品销量趋于稳定,包括整体生产链也得到了全方面的完善与发展,厂子公章上也积累了不少钱,苏盼就琢磨着再发展些新产品,像是在后世非常受欢迎且便宜的鸡肉相关食品。
像是鸡胸、鸡腿、鸡翅、鸡翅根等等,不管是煎着吃、烤着吃、熏着吃还是炸着吃,都是十分美味的。尤其是作为油炸食品中的主力,炸鸡可以说是没人能抵抗住的美味。
苏盼就打算将鸡肉作为接下来推出的新产品。
想要研发生产许多鸡肉相关产品,就需要许多许多的原材料——家养的土鸡并不适用于做这些,不光价格贵,养起来也费事费力,产出太慢。
苏盼需要大批收购正儿八经养鸡场喂出来的鸡,也就是后世更多出现在了老百姓餐桌上,价格相对便宜且生长周期短的饲料肉鸡。
一开始,为了图省事,苏盼找了个离自家厂子相对近一点的养鸡场合作,每个月固定由对方提供给厂子多少只鸡那种。但架不住现有的养鸡场几乎都是政府为了保证老百姓的菜篮子,而专门拨款出资扶持建设而成的,行政挺多,个个都跟领导似的,就是没有真正懂得科学喂养鸡的专业人员。
乱七八糟的管理模式,送过来的鸡也是良莠不齐,态度不怎么样不说,还在意识到苏盼想要和他们长期合作并大批采购饲料鸡以后,开始拿腔拿调地说要涨价。
↑返回顶部↑
所以,要不要在厂里养一窝可爱的、会追逐自己尾巴的小狗呢?
……
盼盼食品厂警卫处。
苏盼在将碾着手里的鸡蛋黄十分公平地放进面前嗷嗷叫唤的小奶狗们的食盆后,边看着它们埋头苦吃,边问才刚回来的赵勇军:“这次谈得怎么样?”
赵勇军将沉默作为回答。
这让苏盼忍不住恼火:“胖大海到底想怎么样?养鸡场是国家的,不是他个人的,他真觉得我想入股的事情只能由他一个人说了算?!”
说这话时,苏盼的语气中充满了不耐与无奈。
半年过去,厂里的速冻食品销量趋于稳定,包括整体生产链也得到了全方面的完善与发展,厂子公章上也积累了不少钱,苏盼就琢磨着再发展些新产品,像是在后世非常受欢迎且便宜的鸡肉相关食品。
像是鸡胸、鸡腿、鸡翅、鸡翅根等等,不管是煎着吃、烤着吃、熏着吃还是炸着吃,都是十分美味的。尤其是作为油炸食品中的主力,炸鸡可以说是没人能抵抗住的美味。
苏盼就打算将鸡肉作为接下来推出的新产品。
想要研发生产许多鸡肉相关产品,就需要许多许多的原材料——家养的土鸡并不适用于做这些,不光价格贵,养起来也费事费力,产出太慢。
苏盼需要大批收购正儿八经养鸡场喂出来的鸡,也就是后世更多出现在了老百姓餐桌上,价格相对便宜且生长周期短的饲料肉鸡。
一开始,为了图省事,苏盼找了个离自家厂子相对近一点的养鸡场合作,每个月固定由对方提供给厂子多少只鸡那种。但架不住现有的养鸡场几乎都是政府为了保证老百姓的菜篮子,而专门拨款出资扶持建设而成的,行政挺多,个个都跟领导似的,就是没有真正懂得科学喂养鸡的专业人员。
乱七八糟的管理模式,送过来的鸡也是良莠不齐,态度不怎么样不说,还在意识到苏盼想要和他们长期合作并大批采购饲料鸡以后,开始拿腔拿调地说要涨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