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眷正浓 第73节(3 / 7)
陈德海哪敢回话,忙不迭应了是,就赶紧退出了正殿,甫一关门,就听见殿里“啪”的一道瓷器碎裂的声音,震得他耳膜发疼,他吓得手一抖,不敢这时候进去收拾。
忍不住擦了把额头冷汗,心底唏嘘,能不动声色地把皇上气成这样,泠贵嫔可真是百年难遇的妙人儿。
第61章
后午, 陈德海带人抬着六卷古治进了金禧阁。
彼时婉芙正带着甲套弹琵琶曲儿。这种不入流的玩意儿,后宫里没有嫔妃会瞧得上。
婉芙初学琵琶,是因为三舅母。
余府虽说是商户, 外祖父却喜好诗书, 极为敬重文人,当初三舅舅远出越州走商,回来便往府里带了一房外室, 那外室不仅不是良家子, 还是最为卑贱的扬州瘦马。气得外祖父命小厮把三舅舅架去祠堂,狠狠打了三十鞭。大骂三舅舅不肖, 未娶妻先养外室, 败坏门风,三舅舅闷不吭声,生生将那三十鞭忍受下来,却宁死不愿将那外室送走。
没过几月,听说那外室有了身孕,三舅舅三天两头地宿在外面,外祖父大怒, 因这事,三舅舅险些被逐出余家大门。
再后来,那外室生下一子一女,三舅舅悦极, 又开始三天两头地两地跑,时不时把孩子抱到外祖父跟前,久而久之, 外祖父终于认可了这门亲事,允了那外室进门。
婉芙印象里, 三舅母是她见过最温柔的女子,通音律,善琵琶,还夸她小小年纪就有弹琵琶的天赋。阿娘与三舅母来往颇多,慢慢地,婉芙就跟着学起了琵琶。如三舅母所言,她虽于女红诗书上一窍不通,对于茶画音律确实很有天分。
“奴才请泠贵嫔安。”
陈德海入了门,婉芙才抬起眼,瞥到后面厚厚的六卷古治,眉心蹙了下,“陈公公这是……?”
那六卷古治实在显眼,婉芙一看见,就感觉手腕一阵发酸。
陈德海赔笑道:“皇上吩咐,主子日后不可到内务府拿话本子看,主子若是闲着无趣,每日抄上六十页古治,由奴才送到御前,呈给皇上。”
婉芙将入口的茶水猛地吐了出来,她不顾失态,惊得眸子瞪圆,看向陈德海,“皇上要我每日抄多少?”
↑返回顶部↑
忍不住擦了把额头冷汗,心底唏嘘,能不动声色地把皇上气成这样,泠贵嫔可真是百年难遇的妙人儿。
第61章
后午, 陈德海带人抬着六卷古治进了金禧阁。
彼时婉芙正带着甲套弹琵琶曲儿。这种不入流的玩意儿,后宫里没有嫔妃会瞧得上。
婉芙初学琵琶,是因为三舅母。
余府虽说是商户, 外祖父却喜好诗书, 极为敬重文人,当初三舅舅远出越州走商,回来便往府里带了一房外室, 那外室不仅不是良家子, 还是最为卑贱的扬州瘦马。气得外祖父命小厮把三舅舅架去祠堂,狠狠打了三十鞭。大骂三舅舅不肖, 未娶妻先养外室, 败坏门风,三舅舅闷不吭声,生生将那三十鞭忍受下来,却宁死不愿将那外室送走。
没过几月,听说那外室有了身孕,三舅舅三天两头地宿在外面,外祖父大怒, 因这事,三舅舅险些被逐出余家大门。
再后来,那外室生下一子一女,三舅舅悦极, 又开始三天两头地两地跑,时不时把孩子抱到外祖父跟前,久而久之, 外祖父终于认可了这门亲事,允了那外室进门。
婉芙印象里, 三舅母是她见过最温柔的女子,通音律,善琵琶,还夸她小小年纪就有弹琵琶的天赋。阿娘与三舅母来往颇多,慢慢地,婉芙就跟着学起了琵琶。如三舅母所言,她虽于女红诗书上一窍不通,对于茶画音律确实很有天分。
“奴才请泠贵嫔安。”
陈德海入了门,婉芙才抬起眼,瞥到后面厚厚的六卷古治,眉心蹙了下,“陈公公这是……?”
那六卷古治实在显眼,婉芙一看见,就感觉手腕一阵发酸。
陈德海赔笑道:“皇上吩咐,主子日后不可到内务府拿话本子看,主子若是闲着无趣,每日抄上六十页古治,由奴才送到御前,呈给皇上。”
婉芙将入口的茶水猛地吐了出来,她不顾失态,惊得眸子瞪圆,看向陈德海,“皇上要我每日抄多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