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枯骨(2 / 3)
然而胡亥别过头去,缄默。
见状,青龙君只是私自将方法阐明了,像是在对一堵墙壁说话,最后他语重心长道:「这是你最后的一次选择,你这世结果如何,取决在此。」
胡亥依旧闷不吭声,眼也不抬。直到青龙君离去,胡亥才重新换了件乾净的衣服,把嘴角的血渍擦去,心中若有所思。
夜半,他悄然至御书房欲查探朝廷现况,便见如山的奏折中有书信一角被压在最底层,胡亥抽出一看,惊觉丞相李斯竟早已入狱,全因当初陈胜、吴广二人在滎阳叛乱,而滎阳恰好是其子李由所驻守的三川郡。
这是李斯在狱中所写将呈交给皇帝的书信。
信中,李斯辩驳赵高无端构罪,将陈、吴二人与秦军的胶着战事推卸到李由身上,李由从无推諉战事,更遑论与叛军勾结,他李家对大秦绝无二心,言词恳切,唯请皇上明鉴。
然而胡亥却见信末日期标明竟是在半个月之前。
这半月来,他只听赵高随口谈起李斯之子李由战死三川,他还感念李氏功劳,赏银万两,加封官爵。
熟料这一切竟与自己所认知的全无相同?
胡亥默默将书信放回,又开了几本奏折阅览,才知各地因陈胜自封为楚王,经此一战,纷纷划地自立,眼下形势儼然已将回归到秦朝之前战乱的六国时代。
但这等大事,赵高却隻字未提……
隔日,胡亥在与赵高游赏春花时,藉故提起许久不见丞相李斯,李斯乃两朝元老,应该时刻拜见,赵高不怀疑胡亥说词,只是沉默一阵,面色哀戚,对胡亥道:「丞相有意谋反,微臣担心皇上难过,才没有如实稟告。」
胡亥凝色道:「若丞相真的叛朕,朕定然不饶!朕非要亲自审问他不可。」
赵高见胡亥态度坚决,也没加以阻挡,只是抵达天牢后以牢狱晦气甚重为由,在监狱与胡亥之间拉上一层薄布,让胡亥在布幕后听审。
布幕薄而透明,胡亥依稀能看见监牢里头李斯正躺在地上,神情竟是相当疲累。
↑返回顶部↑
见状,青龙君只是私自将方法阐明了,像是在对一堵墙壁说话,最后他语重心长道:「这是你最后的一次选择,你这世结果如何,取决在此。」
胡亥依旧闷不吭声,眼也不抬。直到青龙君离去,胡亥才重新换了件乾净的衣服,把嘴角的血渍擦去,心中若有所思。
夜半,他悄然至御书房欲查探朝廷现况,便见如山的奏折中有书信一角被压在最底层,胡亥抽出一看,惊觉丞相李斯竟早已入狱,全因当初陈胜、吴广二人在滎阳叛乱,而滎阳恰好是其子李由所驻守的三川郡。
这是李斯在狱中所写将呈交给皇帝的书信。
信中,李斯辩驳赵高无端构罪,将陈、吴二人与秦军的胶着战事推卸到李由身上,李由从无推諉战事,更遑论与叛军勾结,他李家对大秦绝无二心,言词恳切,唯请皇上明鉴。
然而胡亥却见信末日期标明竟是在半个月之前。
这半月来,他只听赵高随口谈起李斯之子李由战死三川,他还感念李氏功劳,赏银万两,加封官爵。
熟料这一切竟与自己所认知的全无相同?
胡亥默默将书信放回,又开了几本奏折阅览,才知各地因陈胜自封为楚王,经此一战,纷纷划地自立,眼下形势儼然已将回归到秦朝之前战乱的六国时代。
但这等大事,赵高却隻字未提……
隔日,胡亥在与赵高游赏春花时,藉故提起许久不见丞相李斯,李斯乃两朝元老,应该时刻拜见,赵高不怀疑胡亥说词,只是沉默一阵,面色哀戚,对胡亥道:「丞相有意谋反,微臣担心皇上难过,才没有如实稟告。」
胡亥凝色道:「若丞相真的叛朕,朕定然不饶!朕非要亲自审问他不可。」
赵高见胡亥态度坚决,也没加以阻挡,只是抵达天牢后以牢狱晦气甚重为由,在监狱与胡亥之间拉上一层薄布,让胡亥在布幕后听审。
布幕薄而透明,胡亥依稀能看见监牢里头李斯正躺在地上,神情竟是相当疲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