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父王英明】(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此为云梦之地,汝何言郢语?」考烈王在江中被蒙放搭救的时候,听他操着楚国首都的语言,心中就觉得奇怪,明明是山林中的野汉,怎么说得一口流利的官话?

  「回吾王,平日家中言语,即使郢语。」

  「汝世居此地?」考烈王还是很奇怪,楚国地广五千里,自己巡狩各地,均有当地方言,多难意会听懂。此处为云梦大泽,自有千百年来自成一格的语言。而居民非渔即猎,鲜有仕子商贾,话语一般为生活劳作之用,较为粗鄙,为什么居住在此深山中的人家会用楚国首都的官话作为日常用语?

  「回吾王,先祖蒙谷自宜城迁居此地已八世。当时,先祖即立下家规,日常必言郢语,且着令子孙自三岁起,每日诵读经书,十三岁后研读兵书,均使郢语。」

  「蒙谷?蒙……谷?莫非汝祖乃昭王封赏保护『鸡次这典』有功,却辞赏隐居之大夫蒙谷?」

  「正是家祖!」

  听蒙放肯定的回应,考烈王忆起二百六十多年前,楚国郢都仍在宜城,却被东方的吴王闔庐任孙武为帅,驱派陵师兼舟师长程西奔袭击楚国,破了楚国郢都,昭王仓惶间只有北逃随国避难,几至灭国。后来楚人聚集残馀兵力,再联合秦军抗吴,才退敌收復故土。昭王回到郢都,大赏这段时期的有功人员,蒙放的先祖蒙谷,因为在昭王奔逃出宫之后,还冒死潜回王宫,抱走楚国的典章大法「鸡次这典」,藏了起来,復国后,蒙谷交回「鸡次这典」,才让楚国仍有典章依循,在千头万绪中仍能让楚国不致陷于混乱。昭王欲赏赐蒙谷,但其却坚不受赏,只求昭王准其退隐山林。昭王准其所请之后,蒙谷即不知所踪,若非今日在此受难,蒙放捨身相救,蒙氏一门功绩恐将在楚史中逐渐让人淡忘了。

  考烈王想到蒙放的先祖救楚国于混乱之中,今世的蒙放也救自己父女于危难之中,不免感慨动容,赶快起身上前,一把抓着蒙放的胳臂喊着:「功臣之后,快快平身!让寡人好生看看。」

  所有的臣子、卫士们马上傻了眼,平日的考烈王可是威仪万千的,几乎不见他如此激动地礼遇一个村夫野人,就算是有救命之恩,赏他一些金银财宝也就罢了,何必亲手把他扶起来,还一副见着了家人的亲热样子?

  考烈王身子原本即较常人为高,瞧着比自己还高半个头的蒙放,气宇轩昂,应对进退有据,儼然是个文武双全的好人才,难怪女儿倾心,自己也是越看越有趣。再加上方才蒙放已经表明身分,乃前朝功臣之后,此身分当可挤挡其他几大官族的侧目………。

  倾刻间,考烈王已盘思完妥,然后刻意地叹了一声大气,才朗声说道:「我大楚栋材如林,人才济济啊!可寡人落难之时,却仅汝冒死相救……。」

  讲到这里,眼睛厉色往左、往右各扫了一遍。考烈王眼神所到之处,臣子们不是低下了头,就是眼睛乱飘不敢与考烈王对上眼。尤其那几个贴身护卫,更是胀红了脸,平时要他们挺身为考烈王挡刀挡箭自是二话不说,可是不諳水性面对这滔滔江水,再高的武艺也帮不上忙啊!这黑锅他们这辈子是揹定了。

  考烈王眼神虽厉,可心里却很满意眾人的反应,接着说:「寡人或有失德招厄之错,当遭此难。惟感恩神祖河伯佑我大楚,天纵英才蒙放助我啊!」

  考烈王说完却突然两膝一软,「扑通!」一下子跪在滩地上了,且又再洪声喊了一次「感恩神祖河伯佑我大楚,天纵英才蒙放助我啊!」

  谁都没想到考烈王会玩得这么大,眾臣子赶紧也劈哩趴啦地跟着跪了一地,全都仰着头跟着考烈王向着老天爷喊着。方才没人敢投江救自己的主子,却让老天爷派了个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村夫野汉独佔了个不世大功,这回帮着主子谢神可不能再落于人后了,一时「感恩神祖河伯佑我大楚,天纵英才蒙放助我王啊!」的叫声响彻云霄,在山谷里繚绕不绝。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