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种田指南 第25节(5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高长松给唬了一跳,他平日里最常见的是拱手礼,哪见过这阵仗?赶紧将人扶起来了。

  *

  买定匠人又缴租,这“千里之行始于足下2”的第一个任务便完成了,种田系统的根据地中也多了一块新地图,跟其他买定的产业不同,高氏染坊明后跟了个小括号,后面写“租”。

  高长松无语:也太细致了吧!

  经营上染坊跟豆腐坊肖似,都吃手艺,王家旧方已被对家尽数学去了,高长松既想做这生意自然要推陈出新。

  相较前代,唐代染业空前发达,待发展至盛唐,街上随时可见绯红、绛紫、青绿等颜色。明皇也流行过一阵,尤其受佛教人推崇,认为其色有驱邪之效,故僧人袈裟色为明皇。只可惜到唐高宗时期,皇帝认为其色近乎于日,日是帝王的象征,又不许百姓用了。

  眼下正处武德四年,百废待兴,百姓多还是穿灰粗布,可随休养生息、家富足后,街上的颜色也靓丽了些。

  王家曾经的对头,也是眼下古格镇最大染坊,便是因染了手绿,闻名于此,曾听说有胡商路过此,为其布色泽惊叹,还带去唐朝卖了。

  高长松翻了《天工开物》,发现甭说青绿了,绯红、靛蓝、绛紫、明黄等色的染法一应俱全,这可是后世智慧的结晶,靠此想要在染业上有所建树,还不是轻轻松松?

  为此高长松观察一阵子街景,直接跳大红大紫就有些过了,试水的话靛蓝不刚刚好?

  《天工开物》上有明确的造靛法,什么“蓝草叶与茎多入窖,出蓝汁后,每一石浆液放五升石灰云云……”

  高长松看这叙述,其实也摸不准是何意,可他却知其记载的配比量是最珍贵的。

  至于蓝草,他倒知道这是什么,就是未来人常喝的板蓝根啊!

  比较可惜的是,眼下虽有医书记载板蓝根清热解毒之效,它却未从大批草药中脱引而出,眼下也没太多人用它造靛青。

  高长松先前在高老庄附近找了一阵,还真给他找到野生的板蓝根了,而且量还不少,眼下正好用作试错,至于其他,他则留种再种,论栽花弄草,他还是有点心得的,小范围培植没什么问题。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