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衙役们见皮廷相转身要逃,一个个有如惊弓之鸟,涌向大门口,拼命逃窜。

  王化贞原一心想东渡江河,得胜奏凯,那料想兵败眼,空城已难守。他灰溜溜,酸渍渍,惶惶然地被人扶上马,在竞相逃命的官军中,如顺水之舟,被推出广宁城西门。

  广宁城到处是胜利的欢笑。

  第五十一章 议位迁都

  二月十三这天,努尔哈赤突然告诉朱少阳打听到了梨花的下落,原来不久前,她广宁城西北的万紫山出家当尼姑了。这段时间来她平日咏经,有空进山采药,凭着她当年在沈阳城内耳濡目染医生诊病的知识,为当地百姓义务治病,日复一日,她的医道比一般乡医都显得通明,深受百姓的欢迎。

  不久前,她拿出自己多年的积蓄,在娘娘庙一侧,新盖了座尼姑庵,起名慈仁寺,因此到这里进香求医者,都遵称她为慈佳大师。也有的病,因娘娘庙修于万历年初,将这里进香求医者,俗称万历妈妈,所以到这里求医的老人,孩子都尊乐他为“万历妈妈”。

  这一午时,朱少阳决定带着两待从,身着民衣,借朝山问医的机会,去见梨花。

  万紫山位于城西北,朱少阳三人步出城门,直奔西山,不一会来到山脚下。

  他们登山太庙后,朱少阳让侍从在庙门外静候,自己则独自一人进庙焚香。

  此刻,梨花正身着缁衣,危襟正坐,为一个老妇人祈褥。

  佛事完毕,到庙侧一间耳记,开方给药。

  老妇人走后,朱少阳进庙门焚得,他跪在蒲团上,面向慈祥的观音塑像,按捺住自己激动的心清,低头小声褥告道:“凡人朱翁,多年颠沛流离,终目思念亲人,四季神情恍惚。有时白日时常落泪,晚间常常梦中惊醒。几十年来,朝朝暮朝朝,春春校秋,痴立如迷,求菩萨给医治,解脱!”

  坐在一旁专为他人拜忏的梨花,起初闭目细听,越听发现声音越熟悉,她不禁睁开了眼睛,当看着扎着头巾,身穿紫袍的朱少阳,她心里不由一怔,一颗心扑扑乱跳,便她的随后又闭起了双眼,沉思了片刻后,她又睁开了眼睛,朝站在一旁的小尼姑使了个眼色,就把朱少阳让到了耳房。

  小耳房,就是小药房,这里除了成排的药箱,药架,就是简单的几椅。

  朱少阳在小尼姑的引导下,进屋后就坐在木凳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