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2 / 4)
“有个老爸在学校当主任,不应该挺神气吗?”
“但是陈主任在学校经常批评他,时常只是因为一件小事就要把他批评得很严重。”
“明显就是为了在学生们面前表现得一视同仁。”
在校图书馆复习,多次察觉到探究的目光后,陈繁知道在事情冷却下来之前,他都必须接受这样的视线。
只是一旦通过某件事认识某个人,之后再见到这个人便会想起这件事,继而又再度认识这个人,如此循环往复。
直到进高考考场的那一天,陈繁经过人群,还是能听到类似这样的低语:那个人就是陈主任的儿子。
而如果继续在三中读高四,就一定会出现这样的低语:陈主任的儿子居然需要复读,父母明明都是教师来着。
他们总是理所应当地认为,作为老师的孩子,应该都能考上理想的大学。
陈繁在这样的想法中,时常会倍感压力,羞耻感也是存在的。
去了一中,基本就不会有人认识他,最多就是知道他是个复读生而已。
这可以让陈繁从心理上轻松许多。
另一方面,其实他的高考分数并不算低,刚好踏上了一本线,只是距离陈峻考上的大学还是比较遥远。
陈繁并不是非得上陈峻的那所大学,他想要的是分数比陈峻高,想要让陈母意识到还有一个更优秀的孩子,想要为自己争一口气。
一中是全市最好的高中,有一套另于其他学校的教学系统,升学率令许多人挤破脑袋,陈繁认为在这样的学校中必然会更具希望。
总之,进入一中相当于一切从头来过,他可以更加心无旁骛地,再进行一年的埋头苦读。
↑返回顶部↑
“但是陈主任在学校经常批评他,时常只是因为一件小事就要把他批评得很严重。”
“明显就是为了在学生们面前表现得一视同仁。”
在校图书馆复习,多次察觉到探究的目光后,陈繁知道在事情冷却下来之前,他都必须接受这样的视线。
只是一旦通过某件事认识某个人,之后再见到这个人便会想起这件事,继而又再度认识这个人,如此循环往复。
直到进高考考场的那一天,陈繁经过人群,还是能听到类似这样的低语:那个人就是陈主任的儿子。
而如果继续在三中读高四,就一定会出现这样的低语:陈主任的儿子居然需要复读,父母明明都是教师来着。
他们总是理所应当地认为,作为老师的孩子,应该都能考上理想的大学。
陈繁在这样的想法中,时常会倍感压力,羞耻感也是存在的。
去了一中,基本就不会有人认识他,最多就是知道他是个复读生而已。
这可以让陈繁从心理上轻松许多。
另一方面,其实他的高考分数并不算低,刚好踏上了一本线,只是距离陈峻考上的大学还是比较遥远。
陈繁并不是非得上陈峻的那所大学,他想要的是分数比陈峻高,想要让陈母意识到还有一个更优秀的孩子,想要为自己争一口气。
一中是全市最好的高中,有一套另于其他学校的教学系统,升学率令许多人挤破脑袋,陈繁认为在这样的学校中必然会更具希望。
总之,进入一中相当于一切从头来过,他可以更加心无旁骛地,再进行一年的埋头苦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