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欲雪 第83节(5 / 7)
此举最大的好处是可以预防谢琼瑛统领三方兵甲投奔定陶王。
虽然谢琼瑛叛过定陶王,但此番也抵抗住了他们东线的联盟。乱世之中,原没有永远的敌人和朋友,有的是亘古不变的利益。
然贺兰敕一来不舍得九皇河上已经重建的船只,二来欲要一洗前耻,只坚持继续西征。是故,春日里这场联盟会议,眼看就要不欢而散。
最后贺兰敏出来缓和的局面,道是让他们分从两处,一处西征,一处中线入长安。
因贺兰敕的半点不肯退步,恐联盟解散,公孙缨和丁朔处只得暂且让步,按贺兰敏所言,分两处而行。
然,看着是双管齐下,实乃八州联盟隐隐分成了两派 ,以贺兰氏为主的青、徐、衮、豫,加上被贺兰敦抢占去的凉州这五州为一派;以丁朔和公孙缨为主的并、幽,还有原本贺兰泽自己的冀州此三州为一派。
这一年五月,由李洋为先锋,丁朔和公孙缨为主力,出兵五万中线入长安,一路还算顺畅,直接攻入了虎牢关,兵临洛阳两百里,距离长安五百里。
正预备要求增援,一鼓作气,不想凉州先传来消息,要他们留兵甲镇守不再前行,其余搬师增兵九皇河。预备八月渡河西征。
两厢僵持许久,未几定陶王处又出兵抵御,一时再难推进。看着好歹中线一路挺进良多,遂由丁朔处,并州兵将留守虎牢关。丁朔回去准备粮草,公孙缨遂领兵前往九皇河。
延兴二十二年三月,历时半年,几经鏖战,兵甲渡过九皇河,占领益州和荆州城池。然入城之后,便发现已是两座空城。
双刘座下死伤无数,谢氏兵甲却伤之毫末,几乎未动根本。
但因谢琼瑛暗里早早递投名状于定陶王,领双刘俱归长安。双刘保其性命,定陶王得起人手,谢琼瑛地位便愈发提高。
待到延兴二十三年,天子崩,定陶王继位,谢琼瑛已被封为骠骑将军,官居二品。
五月里,新帝登基庆典浦一结束,长安城中鼓瑟之声还未断绝,他便领兵六万西出长安,破虎牢关,占中线要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达并州城外,二次占据上党郡。
甚至命暗卫抓了吕辞母子,亦要求丁朔打开并州城。至今已经僵持一月,虽有幽州城增援,但明显坚持不了太久。
↑返回顶部↑
虽然谢琼瑛叛过定陶王,但此番也抵抗住了他们东线的联盟。乱世之中,原没有永远的敌人和朋友,有的是亘古不变的利益。
然贺兰敕一来不舍得九皇河上已经重建的船只,二来欲要一洗前耻,只坚持继续西征。是故,春日里这场联盟会议,眼看就要不欢而散。
最后贺兰敏出来缓和的局面,道是让他们分从两处,一处西征,一处中线入长安。
因贺兰敕的半点不肯退步,恐联盟解散,公孙缨和丁朔处只得暂且让步,按贺兰敏所言,分两处而行。
然,看着是双管齐下,实乃八州联盟隐隐分成了两派 ,以贺兰氏为主的青、徐、衮、豫,加上被贺兰敦抢占去的凉州这五州为一派;以丁朔和公孙缨为主的并、幽,还有原本贺兰泽自己的冀州此三州为一派。
这一年五月,由李洋为先锋,丁朔和公孙缨为主力,出兵五万中线入长安,一路还算顺畅,直接攻入了虎牢关,兵临洛阳两百里,距离长安五百里。
正预备要求增援,一鼓作气,不想凉州先传来消息,要他们留兵甲镇守不再前行,其余搬师增兵九皇河。预备八月渡河西征。
两厢僵持许久,未几定陶王处又出兵抵御,一时再难推进。看着好歹中线一路挺进良多,遂由丁朔处,并州兵将留守虎牢关。丁朔回去准备粮草,公孙缨遂领兵前往九皇河。
延兴二十二年三月,历时半年,几经鏖战,兵甲渡过九皇河,占领益州和荆州城池。然入城之后,便发现已是两座空城。
双刘座下死伤无数,谢氏兵甲却伤之毫末,几乎未动根本。
但因谢琼瑛暗里早早递投名状于定陶王,领双刘俱归长安。双刘保其性命,定陶王得起人手,谢琼瑛地位便愈发提高。
待到延兴二十三年,天子崩,定陶王继位,谢琼瑛已被封为骠骑将军,官居二品。
五月里,新帝登基庆典浦一结束,长安城中鼓瑟之声还未断绝,他便领兵六万西出长安,破虎牢关,占中线要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达并州城外,二次占据上党郡。
甚至命暗卫抓了吕辞母子,亦要求丁朔打开并州城。至今已经僵持一月,虽有幽州城增援,但明显坚持不了太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