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周以约看向阮清,“阮叔,我感觉自己好像在过度解读。”

  阅读理解一直是应试教育的特色之一,作为好学生的周以约很擅长分析与联想。

  “江拾确实死在了水里,但这些故事是真实存在的。”阮清很少解释自己的作品,他一直认为作品写出来放在大众面前,便已经默认作品经大众审阅。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作家自然有作家的想法,但读者若能从中得到些什么也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阮叔。”周以约叫定阮清,“我可以冒昧问一下你为什么会写这个故事吗?毕竟男女主可能都不是普遍意义上的......”周以约停顿了一下,他在思考什么词用在这里比较好,“体面人。”

  《深水长明》的故事背景是上世纪的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湘西的小城名叫灵秀,相传是一位诗人曾来到这里,觉得原本的地名配不上这座与世隔绝的美丽小城,为此留下一首诗与灵秀二字,但具体如何已不可考。

  灵秀的地理位置偏僻,与镇子还有一条秀水河挡着,秀水河河面宽阔,桥屡建屡败,久之,大家就不再尝试,纷纷以船渡河,但是若只是一两人,撑船实在太麻烦,摆渡人这个职业由此兴起。

  一代人一代人过去,到了国家新建,就只剩下一位摆渡人,人人都叫他阿江,他在这秀水河已经过了二十年,无父无母,无妻无子。

  又过了二十年,他在河边看到了一个鲜亮的搪瓷盆,在灵秀这可是个不便宜的东西,也不知道是jsg哪家粗心的落到了这里,他近看,里面竟然是个孩子,眼看着进气多出气少,小脸紫青紫青的。

  阿江连忙抱起盆,划过秀水河,跑向小镇,小镇有卫生所,兴许还能救救这孩子。

  到了卫生所,孩子救活了,却是个哑巴。

  阿江识一点字,他知道这孩子是被故意遗弃的,当小孩子的小手握住了他的拇指的时候,他动了养个孩子给自己送终的念头,他给孩子取了名叫江拾,江边拾到的孩子。

  阮清叹了一口气,在他同意《深水长明》影视化的时候,他就知道有些事情会说出口,“我是湘西人。”阮清很轻的笑了一下,他也不知道怎么一开口就是这句话,“我在江拾身上影射了我自己,我对他很不好。”

  蔺明听到这话有所思,同为文字创作者他对这句话更能共情,他读《深水长明》的时候就有所感。

  江拾似乎总带着一点赎罪的感觉,他对秀秀简直到了盲目的地步,而女主秀秀的设定也很奇怪。他与阮清沟通过,阮清总说等一等。所以,阮清是在等周以约?或者是想直接一把交代清楚?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