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2 / 2)
“也可以是因为唐正阳同样走不出这座大山,那个铁笼子可以启用。”蒋春生很清楚电影的主线在哪里,不能本末倒置。
“你的意思是,唐正阳被发现了,被锁起来了。”祝葳蕤总结道,“所以,如果是在被囚禁的时间里,他被唐铁犁驯服。那么,唐正阳的软弱可以是南星的限制,也是恨意的原因,这里就说得通了。”祝葳蕤想着,自己点头,“也只需要加一个情节。”
“那就这样,而且可以更好的解释为什么这个新生的次人格名为南星,为什么南星走不出大山,为什么南星要带着唐正阳去死。”蒋春生敲定,其实很多疑问有时候只需要一点点的变通,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而鬼媒人,也是唐铁犁对唐正阳的驯服成果。”
越想越合理,果然不同人之间不同的思维模式会撞出不同的火花。
“还有,星月标志是不是太明显了?”祁归也提出自己的质疑,“虽然按照剧本,是直到最后才查到沈南星的真名,但是月亮的标志,以及死的人都和唐正阳有关系,这有些太明显了,我会觉得剧本的悬疑性偏低,我的建议是直接用星星的标志。”
“选择用星月标志,有借用宗教的意思。”祝葳蕤解释道。
“我知道,但是用这个标志的宗教距我们故事的背景太远了,没有太多的意义。”祁归说。
“可是如果只是一个不知名的标志,剧本一开始营造的灵异感就弱了很多。”祝葳蕤答道。
“葳蕤,悬疑感才是这个电影想要营造的主要感觉。”蒋春生只在必要的时候说话。
“行,我明白了。”祝葳蕤点头。
每次的围读都会对剧本做一些细节处的变动,尽管在创作的时候就已经改过数次,但是当演员真正进入角色,他们基于剧本,对人物产生特有的理解,对纸面人物进行自我意识的加工,从二维走向三维,让人物立体起来,生动起来后,不可避免的会对剧本提出质疑与修改。
一轮一轮的讨论,尽可能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只有一个最质朴的目的,希望这部作品成功。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3-01-30 10:26:41~2023-02-01 20:32:5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返回顶部↑
“你的意思是,唐正阳被发现了,被锁起来了。”祝葳蕤总结道,“所以,如果是在被囚禁的时间里,他被唐铁犁驯服。那么,唐正阳的软弱可以是南星的限制,也是恨意的原因,这里就说得通了。”祝葳蕤想着,自己点头,“也只需要加一个情节。”
“那就这样,而且可以更好的解释为什么这个新生的次人格名为南星,为什么南星走不出大山,为什么南星要带着唐正阳去死。”蒋春生敲定,其实很多疑问有时候只需要一点点的变通,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而鬼媒人,也是唐铁犁对唐正阳的驯服成果。”
越想越合理,果然不同人之间不同的思维模式会撞出不同的火花。
“还有,星月标志是不是太明显了?”祁归也提出自己的质疑,“虽然按照剧本,是直到最后才查到沈南星的真名,但是月亮的标志,以及死的人都和唐正阳有关系,这有些太明显了,我会觉得剧本的悬疑性偏低,我的建议是直接用星星的标志。”
“选择用星月标志,有借用宗教的意思。”祝葳蕤解释道。
“我知道,但是用这个标志的宗教距我们故事的背景太远了,没有太多的意义。”祁归说。
“可是如果只是一个不知名的标志,剧本一开始营造的灵异感就弱了很多。”祝葳蕤答道。
“葳蕤,悬疑感才是这个电影想要营造的主要感觉。”蒋春生只在必要的时候说话。
“行,我明白了。”祝葳蕤点头。
每次的围读都会对剧本做一些细节处的变动,尽管在创作的时候就已经改过数次,但是当演员真正进入角色,他们基于剧本,对人物产生特有的理解,对纸面人物进行自我意识的加工,从二维走向三维,让人物立体起来,生动起来后,不可避免的会对剧本提出质疑与修改。
一轮一轮的讨论,尽可能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只有一个最质朴的目的,希望这部作品成功。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3-01-30 10:26:41~2023-02-01 20:32:5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