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周以约点头,“大概就是吧。”

  周儒年,中国当代作家,现为京师师范大学教授,文学艺术中心主任,燕京大学、Z大特聘教授 ,中国文学研究院研究员。他的作品基本上把有分量的国际国内现实文学类奖项拿了个遍,虽说文无第一,但是在很多人眼里,周儒年就是近些年来当之无愧的无冕之王。

  李煜宁曾经在燕京大学选修过周教授的课,他被折服,随后读完了周儒年所有的作品,成为绝对的忠实读者。

  李煜宁看着周以约,心境突然变了,惋惜中夹着一点恨铁不成钢,他深深叹了口气,“你怎么就来做演员了,周教授的文学天赋你一点都没遗传到?”

  “李编,你冷静。”周以约没想到李煜宁反应那么大,“文学天赋遗传不了的,你什么时候听过文二代、文三代的?而且,我们家一般而言,父辈都是不插手小辈的职业选择的。”

  “你还好生在了现代,在古代,你就得被逐出家族。”李煜宁类比了一下,周以约,清流世家的不肖子。

  周以约笑起来,“可不是,还好新时代保护着我。”他看着剧组刚刚炸掉的搭建出的场景,“很幸运生活在了新时代。”

  电影中,周以约最后一个镜头是:老年的他看着在原址上重新建造出的中医院。眼神似怀念,似欣慰,还有一点怅然若失,总之百般滋味,全在一双眼睛里。

  剧组给他画的老年妆用了好几个小时,粘了假头皮,定制的假发比较稀疏。在没带妆容的时候,一下子让周以约体验了一把什么叫英年早秃。

  虽然只是一个镜头,但周以约还是研究了好多老人的共性,他戴上老花镜,微微伛偻,他表演的重点放在了一种经过阅历的孤独感。同时,他也在想,到底此时应当突出一些老人的浑浊感,还是阅尽千帆的通透感。

  这是他第一次尝试去演老人,年龄跨度太大了,最后,他表演出的老年白术带着周儒年的一点感觉,但同时因为战乱、流离失所、忧国忧民,他整体的状态会比他的实际年龄再大一些。这里又要交给化妆组,化妆负责适配形似,演绎负责适配神似。

  周以约结束戏份后,给郝时节带薪放了假,也给他自己放了个假。

  今年的春节来得很早,因为工作,周以约已经错过了好几年的团圆日子。

  恰逢春节确定节目前夕,周以约黑料缠身,各个卫视对他亦有所考虑,尽管周以约的公关速度很快,但是出于各种考量,加上周以约也要以低调为主,很罕见的现象,一个本年度大红的艺人在年底没有参加任何任何卫视的春晚与品牌盛典。

  爆出周以约黑料的时间也都是精心设计过的,年底,很多人都闲了下来,有足够的时间上网,而且足够闲,足够八卦,足够把事件扩散地又快又广。但凡周以约有一条黑料是真的,或者居安影视反应的速度没有那么快,周以约的口碑全线崩坏的可能性极高。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