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2 / 3)
而且他们也有了切实的教训,粉圈互撕,不管是谁对谁错,只要撕出圈,对双方正主都没有好处,都会给大众留下不好的印象。
周以约在剧组接下来的一场戏是:白术跟着赤十字会医疗队从吴州来到上海。
此时的上海经过半个月的奋战,城市伤痕累累,日军已经两次增兵,国民政府同时也在调兵援沪,双方陆空交战不断。
伤员很多,但无论是抗菌药还是镇静止痛药,这些必需的医药物资都在短缺。上海老字号制药厂为了补足缺口,努力恢复生产,同时也在自主研制抗菌类的磺胺类药物、消毒剂、外伤清洗药等。
临时搭建的手术室,白术刚刚结束上一个患者的手术,这几天,他一直没有好好休息过,眼下青黑一片,他用清水把手洗净,对于很多伤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
这里原先是中医药馆,现在被老大夫捐献出来负责就近接收伤员。
中医药馆在去年就关门了,民国十八年,国民政府以“愚昧落后”、“阻碍科学”、“医事卫生障碍”等理由,通过了“废止中医案”。
虽然在整个中医界人士和其他各界爱国人士的努力下,中医并没有被废除,但国民政府对待中医的态度却十分苛刻,基本上没有任何来自政府的支持,再加上西医的挤占,各地中医馆都很难坚持下去,尤其是上海这种与外国人接触更多的地方。
“白医生,止血的药不够了,下一批还不知道什么时候送过来?我们还有一批伤员怎么办?”梅护士步履匆匆,过来询问。现在这个医疗点,白术是最有权威的医生,他年纪虽然不大,但是确确实实是从美国留学回来的医学博士,之前又在大医院里工作,他的医术水平有目共睹。
白术揉了揉太阳穴,长时间的高压工作,他现在真得很累。
“药品不够,只是止血的药吗?”除了止血,做手术还需要一些抗菌药物,这是战争的必耗品。
“什么药都缺,但是现在情势,止血更为紧急。”平时虽然用药已经很省,但是还是供不上需求。
白术沉思片刻,环顾一圈,“那就用中药止血。”
此话落下,梅护士与柯大夫都惊讶望着他。
柯大夫一开始很看不上这个年轻人,还不到而立之年,怎么能担得起生命之重?而且名白术,字桴蓟,全然来自中医,却学了西医,要不是如今需以大局为重,他都想骂一声数典忘祖。
↑返回顶部↑
周以约在剧组接下来的一场戏是:白术跟着赤十字会医疗队从吴州来到上海。
此时的上海经过半个月的奋战,城市伤痕累累,日军已经两次增兵,国民政府同时也在调兵援沪,双方陆空交战不断。
伤员很多,但无论是抗菌药还是镇静止痛药,这些必需的医药物资都在短缺。上海老字号制药厂为了补足缺口,努力恢复生产,同时也在自主研制抗菌类的磺胺类药物、消毒剂、外伤清洗药等。
临时搭建的手术室,白术刚刚结束上一个患者的手术,这几天,他一直没有好好休息过,眼下青黑一片,他用清水把手洗净,对于很多伤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
这里原先是中医药馆,现在被老大夫捐献出来负责就近接收伤员。
中医药馆在去年就关门了,民国十八年,国民政府以“愚昧落后”、“阻碍科学”、“医事卫生障碍”等理由,通过了“废止中医案”。
虽然在整个中医界人士和其他各界爱国人士的努力下,中医并没有被废除,但国民政府对待中医的态度却十分苛刻,基本上没有任何来自政府的支持,再加上西医的挤占,各地中医馆都很难坚持下去,尤其是上海这种与外国人接触更多的地方。
“白医生,止血的药不够了,下一批还不知道什么时候送过来?我们还有一批伤员怎么办?”梅护士步履匆匆,过来询问。现在这个医疗点,白术是最有权威的医生,他年纪虽然不大,但是确确实实是从美国留学回来的医学博士,之前又在大医院里工作,他的医术水平有目共睹。
白术揉了揉太阳穴,长时间的高压工作,他现在真得很累。
“药品不够,只是止血的药吗?”除了止血,做手术还需要一些抗菌药物,这是战争的必耗品。
“什么药都缺,但是现在情势,止血更为紧急。”平时虽然用药已经很省,但是还是供不上需求。
白术沉思片刻,环顾一圈,“那就用中药止血。”
此话落下,梅护士与柯大夫都惊讶望着他。
柯大夫一开始很看不上这个年轻人,还不到而立之年,怎么能担得起生命之重?而且名白术,字桴蓟,全然来自中医,却学了西医,要不是如今需以大局为重,他都想骂一声数典忘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