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像。”索寻看到的第一眼就几乎确定了下来,“真的很像。”

  “清晰度不高,不能确认。”安德烈听起来要比他还冷静一点,“而且名字对不上,给Alex发邮件的人姓卓卡洛夫。”

  “可能是他妈妈那边的祖先?”

  “可能。”安德烈没把话说死,“卓卡洛夫说他的父亲确实来自比什凯克,所以改名也有可能是因为这是他奶奶那边的……都有可能,隔了太多年了。”

  索寻没着急说话,他有点摸不准安德烈的态度,他对这个事情没那么热切,索寻总觉得安德烈是因为他说很好奇才在寻亲。然后他就听见安德烈说:“拍完封面我去柏林跟他见一面。如果他愿意的话,我们可以做一个DNA……”

  话音未落,索寻就特别兴奋地“呜呼”一声,听得安德烈在电话那头笑出来:“至于这么高兴吗?DNA只能测到8级或者9级的远亲,无论测出来是什么样的结果,可能都代表不了什么。”

  “有进展就好。”索寻往酒店的床上一扑,长叹了一口气,“真想跟你一起去。”

  “你还别说……”安德烈还是笑,“算了,现在不应该跟你说。”

  索寻“啧”一声:“有屁快放!”

  安德烈笑得更厉害:“Alex说,如果真的能把叶莲娜一生的故事拼凑出来,这个事情很适合拍成纪录片……”

  他就起了个头,索寻已经明白他要说什么了:“卧槽。”

  “只是个想法!”安德烈生怕他失望,“电视广播跟他们新闻还不完全是一个部门,得往上报……”

  他们仔细谈了谈这件事。影像的力量比文字更加强大,尤其安德烈的形象条件在这里。这和Alex要做这个报道的初衷一样,他们想要通过叶莲娜的人生轨迹去看当时的苏联成员国,和当下的战争发生联系。当然,选题还是很有可能过不了——比如,上层也许会认为这个“联系”过于牵强,不如直接去报道乌克兰。但Alex认为,德卡斯的案子是他们今年做过的除了战争以外最大的一条新闻,安德烈身上太有话题性了,即使是只从传播的角度来讲,这也是个很有价值的选题。

  安德烈没有特别抗拒这个主意,只是提出了一点,必须由索寻来拍摄。他没好意思细说,他在人家办公室声情并茂地介绍索寻是谁、解释索寻对他的意义——从他决定跟《自由报》合作揭发德卡斯开始讲起——以及他们是怎么一起发现了叶莲娜的存在、而寻亲从一开始就是索寻的主意。太煞有介事,讲得人家特地拿个笔出来记索寻的名字。“Xun?”可怜的俄罗斯人别扭地照着拼音试图发这个音。

  “对了,”安德烈想起来问索寻,“你有英文名的对吧?”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