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九零好村光[种田] 第116节(4 / 7)
她胳膊腿没劲儿,脑袋也晕晕乎乎的, 很可能守灵时冻感冒了,回去得喝两包感冒冲剂。
对了, 唐墨大清早开三蹦子驮笑笑和笑安过来,冻得也不轻,还是买一大袋冲剂吧,再买一袋板蓝根,全家都喝点驱驱寒。
她从腊月二十二就住在魏村没回去过,不知道家里变成啥样了,旧院那几只鸡下蛋么……
正漫无目的地想着,余光瞥见姜秋红和一个矮壮男人朝这边走,姜冬月忙起身打招呼:“姐姐,卫国,你们来啦?七大爷那边都说好了?”
矮壮男人即郑卫国,姜春妮的丈夫。初一那天两边打电话商量,定了他来奔丧。
因为林巧英已经过世,很快会进材入殓,镇子孙钉,春妮急匆匆赶来也见不着最后一面,且她这次怀孕着实艰辛,不该奔波受刺激。
郑卫国是个实诚人,怕路途坎坷耽误事儿,今天凌晨三点就顶着头灯从山里出发。除开随礼的零钱,专门背了两口袋花生送姜秋红和姜冬月。
“俺、俺家春妮说,她没给咱妈尽孝,全仗恃两个姐姐,东西好赖不能空跑这一趟。”
他明显不善言辞,磕磕绊绊将媳妇交代的话倒出来,脖子脸都憋红了。但早晨送葬时又很坚决,非要站在姜秋宝后面,而不是和高明唐墨作伴。
“俺替、替春妮送亲妈,不能充女婿,该哭就得哭,该磕几个头就得磕几个,要不春妮生气了咋整?”
姜春林脸色难看,恨不得把这个突然冒出来的妹夫踹进树坑,但家中老人出殡,到场的不是本家亲戚就是关系好的乡亲,生面孔格外显眼,加上郑卫国说话有口音,一听就不是邻近人,吵闹起来铁定遭笑话。
思来想去,姜春林硬将那股气咽下去,听着管事的指挥行动,完全不搭理郑卫国。
乡下白事都由男丁操办,他才是主家,管什么杂毛鱼扑腾,切~
姜秋红一看姜春林憋屈,那是打心眼儿里高兴,她非但牢牢护着郑卫国,还顺势当着管事长辈的面,提出给林巧英竖碑,顺便给她爹也竖一块。
这年头乡下坟地立碑的少,一般靠树枝、石块等做记号。年头近或者标志明显的尚且好辨认,有些年代久了,风吹雨打草木枯荣,不乏认错坟头烧错纸的。
↑返回顶部↑
对了, 唐墨大清早开三蹦子驮笑笑和笑安过来,冻得也不轻,还是买一大袋冲剂吧,再买一袋板蓝根,全家都喝点驱驱寒。
她从腊月二十二就住在魏村没回去过,不知道家里变成啥样了,旧院那几只鸡下蛋么……
正漫无目的地想着,余光瞥见姜秋红和一个矮壮男人朝这边走,姜冬月忙起身打招呼:“姐姐,卫国,你们来啦?七大爷那边都说好了?”
矮壮男人即郑卫国,姜春妮的丈夫。初一那天两边打电话商量,定了他来奔丧。
因为林巧英已经过世,很快会进材入殓,镇子孙钉,春妮急匆匆赶来也见不着最后一面,且她这次怀孕着实艰辛,不该奔波受刺激。
郑卫国是个实诚人,怕路途坎坷耽误事儿,今天凌晨三点就顶着头灯从山里出发。除开随礼的零钱,专门背了两口袋花生送姜秋红和姜冬月。
“俺、俺家春妮说,她没给咱妈尽孝,全仗恃两个姐姐,东西好赖不能空跑这一趟。”
他明显不善言辞,磕磕绊绊将媳妇交代的话倒出来,脖子脸都憋红了。但早晨送葬时又很坚决,非要站在姜秋宝后面,而不是和高明唐墨作伴。
“俺替、替春妮送亲妈,不能充女婿,该哭就得哭,该磕几个头就得磕几个,要不春妮生气了咋整?”
姜春林脸色难看,恨不得把这个突然冒出来的妹夫踹进树坑,但家中老人出殡,到场的不是本家亲戚就是关系好的乡亲,生面孔格外显眼,加上郑卫国说话有口音,一听就不是邻近人,吵闹起来铁定遭笑话。
思来想去,姜春林硬将那股气咽下去,听着管事的指挥行动,完全不搭理郑卫国。
乡下白事都由男丁操办,他才是主家,管什么杂毛鱼扑腾,切~
姜秋红一看姜春林憋屈,那是打心眼儿里高兴,她非但牢牢护着郑卫国,还顺势当着管事长辈的面,提出给林巧英竖碑,顺便给她爹也竖一块。
这年头乡下坟地立碑的少,一般靠树枝、石块等做记号。年头近或者标志明显的尚且好辨认,有些年代久了,风吹雨打草木枯荣,不乏认错坟头烧错纸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