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九零好村光[种田] 第90节(6 / 7)
老人家年龄大辈分高,魏村姓姜的几乎都是他晚辈。姜冬月即便不满姜四海与姜三旺看人下菜碟,跟姜春林一个鼻孔出气,也不会对老姜叔甩脸色。
“赶俩羊瞎转悠,在家闲得快生虱子啦,以前你爹在的时候,我俩还给地主放过山羊嘞,成群成群的黑山羊。”老姜叔念叨几句往事,便劝姜冬月回去,“养儿防老,这房子该叫春林兄弟几个出力,你就别操心啦。”
姜冬月心说我没打算出力,面上仍谢过老姜叔的好意,唠了会儿家常才离开。
却没有回石桥村,而是半路拐到高家屯,提前找姜秋红通气。
“咱家老房子塌了,我琢磨着咱俩就别管了,看姜春林他们咋说吧。”
姜秋红立刻竖起眉毛:“雨停好几天了王八羔子都没动静,我看八成是不想管,还得找大队掰扯。”
“不管也得管,这次非抻一抻他们几个。”姜冬月拉住姜秋红的手,“姐姐你想想,咱妈大半年没在魏村住,现在老房子里头最值钱的就是一张床、一个坐柜,还有那些锅碗瓢盆。” “姜春林要是舍得出点力,就把这些东西,还有能用的房梁木头都搬走。要是舍不得,以后咱妈就在咱两家过年,儿子跟孙子愿意来磕头拜年就拜,不愿意就拉倒,我做闺女的不嫌难看。”
姜秋红很快被妹妹劝得转过弯儿来,两手一拍:“是啊,谁养老谁光荣,谁不孝顺谁丢人,就得这么别劲儿!”
反正老房子就在魏村,只要姜春林他们仨还知道要点脸,就得主动给亲妈腾个地方,不然全村人的唾沫星子能把他们淹死,没成婚的儿女亲事也会受影响。
她等着兔崽子上门服软那天,哈!
姜秋红越想越畅快,突突突地把姜春林、姜春峰和姜秋宝骂了一顿,直到仨人在虚空中被扫射成筛子,才拎一布袋红薯送姜冬月出门:“这是成富从山里买的,煮熟了又甜又糯,生吃也不赖。”
姜冬月急忙摆手:“高家屯没有河,地里淹得比石桥村还狠,你和姐夫在家吃吧,我那儿有粮食。”
“给你就拿着。”姜秋红坚持把红薯绑到车后座,“我们村一个人头七分地,谁敢指望种地过日子?都是打零工、干买卖,平常收粮食从来不往外粜,瓮里存的麦子比你们村还多呐。”
指指过道堆着的三口布袋,“全是红薯,屋里还有四袋陈棒籽儿,回头磨棒面了我再给你送。”
她小时候吃大锅饭,大队为了产量高填饱肚子,年年种红薯和南瓜,能从今秋吃到明秋,吃得人烧心反胃。今年大伙都遭了水灾,反倒显出红薯的好处来,多少能顶些粮食。
↑返回顶部↑
“赶俩羊瞎转悠,在家闲得快生虱子啦,以前你爹在的时候,我俩还给地主放过山羊嘞,成群成群的黑山羊。”老姜叔念叨几句往事,便劝姜冬月回去,“养儿防老,这房子该叫春林兄弟几个出力,你就别操心啦。”
姜冬月心说我没打算出力,面上仍谢过老姜叔的好意,唠了会儿家常才离开。
却没有回石桥村,而是半路拐到高家屯,提前找姜秋红通气。
“咱家老房子塌了,我琢磨着咱俩就别管了,看姜春林他们咋说吧。”
姜秋红立刻竖起眉毛:“雨停好几天了王八羔子都没动静,我看八成是不想管,还得找大队掰扯。”
“不管也得管,这次非抻一抻他们几个。”姜冬月拉住姜秋红的手,“姐姐你想想,咱妈大半年没在魏村住,现在老房子里头最值钱的就是一张床、一个坐柜,还有那些锅碗瓢盆。” “姜春林要是舍得出点力,就把这些东西,还有能用的房梁木头都搬走。要是舍不得,以后咱妈就在咱两家过年,儿子跟孙子愿意来磕头拜年就拜,不愿意就拉倒,我做闺女的不嫌难看。”
姜秋红很快被妹妹劝得转过弯儿来,两手一拍:“是啊,谁养老谁光荣,谁不孝顺谁丢人,就得这么别劲儿!”
反正老房子就在魏村,只要姜春林他们仨还知道要点脸,就得主动给亲妈腾个地方,不然全村人的唾沫星子能把他们淹死,没成婚的儿女亲事也会受影响。
她等着兔崽子上门服软那天,哈!
姜秋红越想越畅快,突突突地把姜春林、姜春峰和姜秋宝骂了一顿,直到仨人在虚空中被扫射成筛子,才拎一布袋红薯送姜冬月出门:“这是成富从山里买的,煮熟了又甜又糯,生吃也不赖。”
姜冬月急忙摆手:“高家屯没有河,地里淹得比石桥村还狠,你和姐夫在家吃吧,我那儿有粮食。”
“给你就拿着。”姜秋红坚持把红薯绑到车后座,“我们村一个人头七分地,谁敢指望种地过日子?都是打零工、干买卖,平常收粮食从来不往外粜,瓮里存的麦子比你们村还多呐。”
指指过道堆着的三口布袋,“全是红薯,屋里还有四袋陈棒籽儿,回头磨棒面了我再给你送。”
她小时候吃大锅饭,大队为了产量高填饱肚子,年年种红薯和南瓜,能从今秋吃到明秋,吃得人烧心反胃。今年大伙都遭了水灾,反倒显出红薯的好处来,多少能顶些粮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