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胡同姑娘 第60节(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要不是朱春花,他没准这一次就能考上大学了。他能有个好前程,全靠盛景。

  所以他在心里暗暗发誓, 一定要答报盛景。

  只是他现在能力有限, 实在没什么能帮上盛景的。如果盛景愿意要一块宅基地, 他会常年帮她种菜;她建房他也会一力张罗,把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来做。

  盛景听了李建设的话,颇有些感动。

  她继承了原主的记忆,知道原主原来之所以带着李建设赚钱,也并不是真心要帮这个表哥。她觉得这世上再没有比她更惨的人了,谁都比她过得好,她有什么必要去帮别人呢?

  她之所以带着李建设,是有自己的小心思的。

  一来她举目无亲,也就这个表哥对她好点,也知道李建设是个念旧情会感恩的。她对表哥再好些,往后的人生路上也能有个亲人扶持。尤其是以后出嫁,也有个娘家兄长帮着撑腰。

  二来她身体不好,力气也不大,无论是上山采药还是进城卖东西都力不从心,还有可能半路晕倒或被人欺负。有李建设做伴,在体力上能弥补她的不足,同时也更安全。有些事她一个人不敢做,但有李建设在就不成问题了。

  而她的这份善意,最后也得了李建设的回报。

  原著里她在西北去世,因为原主虽然是顶着盛琳的名字下乡的,但到了那里后她把联系方式改成了李家庄,最后那边把电话打到李家庄大队来。李建设二话不说就去了大西北。

  要知道这年代出一趟远门,远不像后世那么简单。原著里虽然没有细说,但盛景去了一趟大西北,知道这一路上有多艰难,又要花多少钱。

  一路的路费、住招待所的钱,路上的吃喝开销,然后还有原主遗体在大西北火化的钱,加起来估摸着差不多要一百来块。

  李建设高中毕业一年后虽进黑市赚了点钱,但统共加起来只攒了三十多块——现在只剩二十多,是因为高考的那些书花了十来块。他有多少钱原主都是知道的。

  这些费用还差了七十多块的缺口。在家家户户存款没超过四位数的农村,他去哪里筹钱?这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至于他这个从没出过远门的人要去那么远的地方,一路的胆怯与艰辛就不说了。

  这也是她虽不耻李先进和朱春花唯利是图的为人,却也愿意帮李建设一把的原因。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