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0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就拿8月底,在杭城的年度大型招聘会来说,组织方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勉强凑足和去年差不多数量的参会企业。

  去年可是2009年,可是经济危机爆发后,影响最为严重的一年,今年经济有点好转,如果来招聘的企业数量实在少,还比不上去年的话,组织方脸上也无光啊。

  所以这些面试的公司,有至少4分之一是碍于关系和面子,不得不前来凑数的,也就是说,他们会接收简历,但不会有后续的笔试、面试环节。

  那些求职者,带着满腔热情递上自己的简历,但那些面试者,只是表情清冷地接过简历,然后不痛不痒地回了一句:“等通知。”

  这样无奈的情形,在不少公司的招聘点上不断上演。

  糟糕的情况还不止这些,还有将近4分1的企业连样子也懒得做,在招聘会上挂一张招聘海报了事。

  剩下的2分1一企业,也都大大压缩了招聘人数,彻底成了僧多粥少。

  不止是在杭城,或者宁江,除了超一线的北上广深之外,这些准一线,或者二线城市的招聘会都是大同小异。

  经济危机的后续影响依然在继续,而企业本身的运营成本也逐年增加。

  而悠悠就像一道与众不同的靓丽风景,显得特立独行。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悠悠集团“逆势”的“千人招聘计划”如同鹤立鸡群,一炮而红。

  悠悠的三大主要据点,沪市、杭城、宁江,他们的招聘计划在当地的报纸媒体,都在重要的版面进行了报道。

  三处的人力资源部门,分赴三地的招聘大会。这几个面试点,已经人满为患。

  随后官媒的评论员马上写了文章进行了跟进,称悠悠集团“2010年校园千人招聘计划”既体现了企业以人为本的人才观,又体现了企业对国内经济形势的看好和乐观,同时还体现了企业社会责任感和担当。

  官媒的评论员文章一出,被广泛转载,彻底带起来了一波节奏。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