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6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前世的微博,其实也动过这方面的脑筋,但最终无疾而终。

  毕竟华夏和海外,对于新闻的管制标准不同。当然,他们可以推出海外版和华夏版,两种不同风格的微博。

  可是如此一来,等于失去了它最为依赖的华夏本土市场,成为无根之木,如空中楼阁,脆弱不堪。

  “坦率地说,非英语系国家的互联网产品,要做到全球化是非常难的。”柳云给出了自己的看法,“首先,我们的母语不是英语,在推广上会存在很多壁垒。从效率上分析,美国的互联网企业花费1元钱,也许可以做到2元钱的效果,我们华夏的企业花1元钱,可能只有5毛钱的效果。

  这可能还是最乐观的估计。

  当然,这种情况其实并不针对我们华夏,日韩两国虽然都是美国的盟友,但因为母语不是英语,发展的过程当中,也容易遇到壁垒。

  我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有韩国微博之称的Me2Day,也只是一个局限于韩国本土的社交软件,外籍人士使用它的寥寥无几。

  这种情况,和微博很相似,我们的主要用户也都来自华夏。但微博的估值,是Me2Day的百倍,这得意于华夏的人口基数,还有互联网市场的巨大体量。

  所以,我们应该以华夏市场为重。”

  生性谨慎的柳云,并不支持微博地对外扩张。因为仅仅凭借着华夏国内市场,微博的市值都一度接近200亿美金。

  而它的原型,也是模仿的对象——推特,市值也不过300亿美金而已。

  曹伟听后,皱着眉头沉思了一会:“柳总分析得很有道理。我觉得也没有必要特意设立一个海外版的微博,直接做到国内外数据互通,但必须在国家法规、政策允许的框架下。”

  柳云想了一会,说道:“我觉得微博可以进军国外,但主攻的是海外华人的市场。”

  曹伟又回道:“我原来计划的是,邀请一些国外的明星,以及名人,来开通微博,来增加它的知名度。”

  柳云笑道:“可以试下,但没有必要太过热衷,而且我觉得你邀请那些国外的名人开通微博,也是形式大于意义。我敢肯定,真正发微博的不是他们本人,而是代理的团队。”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