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4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以两人的关系,确实早不在乎这个。

  “我在感叹,这样的平静时光,尚能有几时。”沙迦依然感叹着,不管是神情还是语气,都有一种极明显的叹息,“小弟,你是怎么想的?”

  小友变成小弟,沙迦的称呼也是相应而换。

  “我怎么想的?”方天再次微笑起来,对沙迦道:“大兄,还记得我抄给你的那个叫做‘定风波’的东西么?”

  当然记得!

  沙迦怎么可能忘记。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接下来,不待方天提醒,沙迦便低低地念诵起了他当初一看便深深喜欢上后来在脑海里也不知道回味了多少遍的句子,此时的念诵,有几分坦然,也有几分怅然。

  而其怅然之意,无非是在说,定风波,三年后,那样的一种大变,也能定风波?

  看着沙迦,方天淡淡而笑。

  脑海里,却是在闪过着一些东西。

  那是关于这首《定风波》词作者苏东坡的一些方面。北宋神宗熙宁年间,苏轼因不满王安石变法,自请外调。在杭州任地方官期间,曾写过这样的一首小诗:“未成小隐聊中隐,可得长闲胜暂闲。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

  这是作者对自己心灵的一种设问。——家在哪里?又或者说,心归何处?

  其时的苏轼,父母俱已逝去,而自身亦漂泊在外,多年不归老家,故乡中“家”的印记早已模糊,此一生会不会再次回去都不知道,就算回去,多半也是“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那种状况。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