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3章(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把那些黑灰刮下来,用水一调和,就是最正宗不过的墨。

  这是大锅。

  油灯当然也是如此,不过灯上的取墨点就是灯罩了。

  通常来说,灯罩里的灰,比大锅底的灰,要更黑一些,也更细腻一些。当然,所谓细腻,细腻到极点,就是前世所谓的“纳米级”了。

  墨的层次,也就在这里显出差别:

  一、看谁更黑。

  二、看谁更细腻。

  作为大文豪,同时也是一位书法家,宋四家之一的,苏轼,苏东坡,也即苏长脸阁下,有过一句论墨的话:

  “今世论墨,惟取其光。光而不黑,是为弃墨。黑而不光,索然无神气,亦复安用。要使其光清而不浮,湛湛然如小儿目睛乃佳。”

  虽然苏东坡的书法被同为宋四家之一的黄庭坚讥为是“石压蛤蟆”,但他的这个论墨的观点,还是非常精当的。

  这句话里所言的墨,其实也是无数书法家对墨共同的要求。

  当然,和造纸一样,纸里可以添加“十三香”,让纸呈现不同的特色,比如青纸红纸什么的,墨里也可以添加调料的,这一方面,前世方天那个时代的人应该很容易理解。

  比如吃冰淇淋,有什么草莓味香草味芒果味哈密瓜味巧克力味什么的。

  在制墨的原料中添加一点香水,那墨制成后,也就是香墨了。

  拿过一块墨来,用鼻子嗅嗅,所谓“沁人心脾”,并非瞎扯。当然了,这香味也不是随便加的,有些香味和墨混到一起,其味会变得极恶。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