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0章(1 / 4)
没等李春施礼,李世民就问道:“在晋西吕梁一带,柳驸马认为可以修一座桥,全长也就是一里,以供火车通行,你以为如何?”
“回圣人的话,臣从兰州坐船顺黄河而下,历时一年时间,实测黄河上可修桥的位置四十多处,晋西确实有一处河道平稳,连两侧辅桥也只要一里左右的短桥,但工部与户部讨论过,那里修桥可以解决河东与河西的交通问题,但却无重大用处。”
“继续。”李世民那怕听到反对意见,也会让臣子说完。
第1017章 动员的意义
李春继续汇报:“圣人,臣以为,黄河第一座大桥有三个地点选择。分别是风凌渡、洛阳、郑州。特别是郑州,未来十年内工部计划有一条贯穿南北的大铁路,从燕州到广州,那么郑州大桥为黄河第一桥。”
“好计划,天堑呢?”
“回圣人知,臣还在研究,相信五年后臣定能在长江上选一处造一座钢铁大桥,眼下臣无能。”
李春有信心,也有野心。
这是他一生的追求,一座赵州桥让他原以为就是他造桥生涯的巅峰。
钢筋混凝土的出现让他的世界打开了一扇门,征服长江,那怕埋骨江边也此生无憾了。
“这样说吧,朕希望停止一切铁路的修建,将所有的人力、资源全部投入到长安到燕州的铁路建设上,朕希望在一年内,完成这项工程。四十五万壮劳,一千万石精钢,一万万石水泥给你备足了。”
“臣请圣人,风凌渡!”李春卟通一下跪倒,整个人伏在地上。
柳木闭着眼睛缓缓的说了一句:“风凌渡,难。”
李世民贴近柳木低声问道:“有多难?”
“全长五里,桥高至少要五丈,桥桩深入河底至少在二十丈,没有三年时间不可能修成。大唐不能不在乎工匠们的死活,这桥不能用人命去填。”
↑返回顶部↑
“回圣人的话,臣从兰州坐船顺黄河而下,历时一年时间,实测黄河上可修桥的位置四十多处,晋西确实有一处河道平稳,连两侧辅桥也只要一里左右的短桥,但工部与户部讨论过,那里修桥可以解决河东与河西的交通问题,但却无重大用处。”
“继续。”李世民那怕听到反对意见,也会让臣子说完。
第1017章 动员的意义
李春继续汇报:“圣人,臣以为,黄河第一座大桥有三个地点选择。分别是风凌渡、洛阳、郑州。特别是郑州,未来十年内工部计划有一条贯穿南北的大铁路,从燕州到广州,那么郑州大桥为黄河第一桥。”
“好计划,天堑呢?”
“回圣人知,臣还在研究,相信五年后臣定能在长江上选一处造一座钢铁大桥,眼下臣无能。”
李春有信心,也有野心。
这是他一生的追求,一座赵州桥让他原以为就是他造桥生涯的巅峰。
钢筋混凝土的出现让他的世界打开了一扇门,征服长江,那怕埋骨江边也此生无憾了。
“这样说吧,朕希望停止一切铁路的修建,将所有的人力、资源全部投入到长安到燕州的铁路建设上,朕希望在一年内,完成这项工程。四十五万壮劳,一千万石精钢,一万万石水泥给你备足了。”
“臣请圣人,风凌渡!”李春卟通一下跪倒,整个人伏在地上。
柳木闭着眼睛缓缓的说了一句:“风凌渡,难。”
李世民贴近柳木低声问道:“有多难?”
“全长五里,桥高至少要五丈,桥桩深入河底至少在二十丈,没有三年时间不可能修成。大唐不能不在乎工匠们的死活,这桥不能用人命去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