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9章(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不错!契丹不点集兵马,坏了规矩,那我们可要想清楚怎么应对!”

  说完,徐平起身站到墙上挂的大幅地图前,看了一会,对赵珣道:“你去知会明太尉等人,一会一起入宫奏事。丰胜路要动一动,让契丹把兵马点集起来。不然,今冬的方略就要大改,仅仅是太行山中一条蒲阴陉可是不够,怎么也要再搭上几座州城。”

  现在与契丹的大局是对峙,对峙要求双方在前线保持相当兵力,军力均衡。一方不布防,那是怎么一回事?夏天和秋天不适合用兵的时候也就算了,到冬天还不点集兵马,契丹这是破坏南北对峙的大局啊,那还了得!这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够被允许的。

  到了靖方殿,徐平与一众大臣行礼如仪,捧笏道:“陛下,都部署司有从契丹来的信报,其已点集兵马到山前数州。山后却没有异动,并不点集兵马。”

  赵祯道:“宰相不是已告知契丹使节刘六符,今冬于山前用兵,山后并不开战吗?”

  “是啊,但那要契丹点起兵马来,分守要地才可以。本朝二十余万大军,环契丹山后数州而列,每年所费钱粮不少。契丹岂可置之不理,以不足十万军守地方,世间哪有这种道理?以前本朝年年防秋,无不在沿边列五六十万禁军,严备契丹。现在攻守易势,轮到契丹防秋了,他们怎么可以不点集兵马,布防重兵!”

  徐平说得义正辞严,赵祯和几位大臣各得目瞪口呆,没有想到世间原来还有这种道理。

  双方没有正式立约前,就是战略对峙,一旦前线军力失衡,随时会发生战事。这是徐平一再强调的,只是契丹人还没有形成这种意识,宋朝的官员同样也没有。前些日子徐平还一直说今冬在山前打,山后不要异动,以免让契丹误会,没想到现在完全变了。

  当然变了,徐平怎么会想到契丹竟然不在山后点兵,去年明明那里才刚打了一仗。

  沉吟一会,赵祯问道:“依宰相之见,该当如何?”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