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国子监开组会 第111节(1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在等待荣亲王到来的两个时辰里, 庄良玉以极快的速度看完大雍朝四十年里所有的春闱试题,并浏览了前三甲试卷,然后将其分门别类加以整理,写了自己的统计分析。

  等到荣亲王来时,午饭时辰都已经过了。

  见人来了,庄良玉也不气不恼,平静地起身,将卷宗整理好,然后将自己写好的东西递到荣亲王跟前,笑吟吟道:“既然荣亲王贵人来迟,难请尊驾,庄某只好擅做主张做了些安排,若是王爷不满意,尽管舍弃便是。”

  “庄某尚未用餐,有劳王爷。”

  说完,庄良玉便走出房门,一点也不管荣亲王是个什么神情。

  荣亲王府的人怒气冲冲,说庄良玉此人毫无规矩,态度鄙夷至极。反倒这荣亲王竟沉默不语,他翻看庄良玉刚刚递给他的东西,越看越觉得这女子绝非一般人。

  不过是四十年的春闱试题,不过是四十年春闱试题里前三甲的试卷文章,竟然被庄良玉条分缕析,以非常直观的数据揭示了其中的规律。

  平心而论,哪怕他是一个自小接受皇家最好教育的皇子,也不能比庄良玉做得更加优秀。

  里面不仅分析了题目的变化趋势,作答的变化趋势,更从题目、回答中分析了大雍的局势变化以及官场形式。

  显然,庄良玉不仅对这些试题一清二楚,更对这些前三甲背后错综复杂的宗族关系了若指掌。

  赵肃明问翰林院的人:“庄良玉来了多久?”

  “回王爷,庄良玉来了两个时辰多一些。”

  赵肃明面色阴晴不定地坐下,指尖不住摩挲着纸张边缘,他此时的神情十分危险,翰林院中部分以他为首的官员一时也面面相觑,摸不准这位爷到底是个什么心思打算。

  ……

  众人散去,赵肃明独自坐在房中细细翻看庄良玉一上午所写出来的成果。前半段,是庄良玉对大雍往前四十年科举的总结,后半段,是庄良玉对大雍向后百年科举的规划与期望。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