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3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陛下,此事究竟因何而起?总不能是这些织工平白无故就起来闹事吧?”兵部尚书王洽适时地发问了。

  “骆卿家,将你们锦衣卫收集到的情况都和诸位说一说吧,看看这些江南的士绅到底干了什么好事。”李悠叫出了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群臣听闻此言心中一凛,从笔下的话语之中可以听出他对这些作乱的织工并无多少恶感,反倒是对那些江南士绅多有不满,这下子这些江南士绅怕是要有大麻烦了。

  “微臣遵旨。”骆养性应声答道,他现在心里可是激荡不已,他没想到区区几张图纸就会搞得江南大乱,陛下之谋略实在是远非他所能揣测,看来以后办事还需更加谨慎才行啊,还有图纸的事情一定要烂到肚子里去,绝对不能让外人知道,“诸位大人,下官从江南的锦衣卫那里打听到了一些此事的起源,原来是那些江南士绅为了一己之私,不顾织工生死,大量裁汰织工,这些织工衣食无着之下方才不得不起来求一口饭吃。”

  骆养性领会了李悠的意思,在说明此事的过程中,也将绝大部分责任推到了那些纺织工坊背后的士绅身上,“而且在下还打听到,因为棉花的价格飞涨,如今江南许多地主都打算明年不种稻米,要改种棉花了,或许等明年的时候,江南就会遇到粮荒了。”

  “江南粮荒?”众多大臣顿时觉得有些匪夷所思,江南向来都是鱼米之乡,这里的赖女士不仅够当地百姓食用,还会通过运河运往北方供应京城所需,这就是所谓的漕粮,要是江南遇到粮荒,不仅是江南本地,就是京城也会受到极其严重的冲击,甚至已经有人开始琢磨是不是要让家里多买点米面存着,以免将来京城粮价飞涨的时候抢不到手了。

  “正是,锦衣卫汇报上来的数字已经十分庞大,这还是目前有所打算的,要是等再过一阵儿恐怕还会更多,此事若不早做防备,来年江南恐怕乱的更为厉害。”骆养性肯定的答复道,他还取出锦衣卫统计出来的数字分发给这些大臣看,孙承宗等人在看到这些数字后无不大吃一惊。

  “陛下,此事断不可轻视,必须派出钦差南下,严令江南士绅不得轻易该种。”孙承宗拿出来的依旧是这样的老办法。

  “呵呵,如果区区一名钦差就能办好此事,朕到不着急了,但是以孙爱卿看,这仅仅是一名钦差就能办到的事情么?”自从东林党兴起之后,江南士绅就越发的不把朝廷的号令放在眼里了,江南读书人驱逐县官、殴打朝廷使者的事情又不是干了一次,想要如此简单就将此事压下去,怕是做不到。

  大殿上顿时变得嘈杂起来,有人支持孙承宗的看法,认为应该派出可靠地人手充当钦差;而还有些出自江南的官员则表示,江南士绅都是忠心为国、体恤百姓之人,绝不会做出这种会导致江南大乱的事情来,但是这话恐怕就连他自己都不信吧?

  “好了,此事事关重大,朕打算先派京营士兵南下,平息此次动乱,还有这江南的地方官也该换一换了,竟然给朕搞出这么大的乱子来,而且动乱发生了这么长时间,才有人汇报给朕,若不是有锦衣卫和东厂,朕还不知道要被他们瞒到什么时候,若是再任由他们胡搞下去,江南还不知道要栾城什么样子。”李悠知道,要解决江南的问题,可不是区区一名钦差就能搞定的,必须来场大变动才行。

  “朕打算让曹文诏率领三万大军南下,待平息动乱之后,这三万兵马也会留在江南,帮忙重新编练江南的驻军。”李悠说道。

  第923章 擅入军营者杀!

  “如今即使身为客军,每日也能吃饱饭了,比起当年实在是强多了。”军营之中,曹文诏一边吃饭一边说道,他桌上的饭菜和普通士兵一样,和以前比起来却时差的远了,不过曹文诏的心情可要比当初好多了。

  “曹将军说的是,要说当年啊……一听说要去外地打仗,将士们都是一百个不愿意。”另一名将领应道,在大明中期武将地位大大下降之后,文官们就加强了对军队的控制,而他们想出的办法之一就是控制军队的粮食,当然这究竟是为了方便他们贪污还是真的要控制军队的行动就不得为外人所知了。

  按照大明文官制定的规则,客军在行军途中的粮食应该由当地的官府供应,而官府也不会将粮食直接发给军队,说是怕武将贪墨,而是由他们安排当地百姓做好食物,然后派遣地方兵丁衙役按人口供给;这样以来不仅加大了当地官府百姓的负担,而且很容易就将军队数量暴露出来,最关键的是文官们就更加容易贪墨了,他们废了这么大的劲儿,其实就是把万物的资格从武将手里夺过来而已。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