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4章(1 / 2)
“如此大船若是能为我们所用,这海贸的利润怕是又要多上数成啊。”当即就有人看到了宝船的好处,单从船身的规模来看,这艘船的载重量就低不了,更多的载重意味着更低廉的运费和更多的吞吐量,这对那家商户来说都是极其眼馋的。
“可惜这些船只好像是在嘉州打造运来的,我们在钱塘的人手丝毫打听不到消息。”郑飞黄也是很想将制造宝船的技术收为己有,为此他愿意付出海量的金银,只可惜他们在沿海一带或许还有点门路,但在嘉州就完全抓瞎了。
商议一番,暂时打消了众人的担忧,可钱骅手下那支强大的船队依旧像悬在他们头顶的宝剑,让他们丝毫不得安心;根据探子远远打量揣测出来的那几项数据,嘉州方面的造船工艺已经远在他们之上,他们水师中最大的战船也没有宝船的三分之一大,要是钱骅率领这样的船队逼过来,他们还拿什么打?光那甲板的高度,他们就算是能凑到跟前,想跳帮作战恐怕都跳不上去吧?
吵了半天,众人也没有拿出个有用的办法来,只是做出了向钱塘和嘉州多派探子打听的决定,众人纷纷散去。
平日里汪五峰总是走在最前面,但是今天却落到了最后,和郑飞黄二人不紧不慢的溜达着,等身边杏仁渐渐稀少的时候,汪五峰突然不知道是自言自语还是说给郑飞黄听,“哎,若是有上这么几艘大船,哪怕是不做这个官也值了啊。”
嗯?他这是什么意思?郑飞黄立刻警觉起来。
第624章 议和的可能
嘉州军的手师新方建立,而且主力战舰用得还是郑和的宝船,上面安放有诸多火炮,这和旧日水师的用法大有不同,就连在水战上浸淫了多年的钱骅都要从头重新开始,所以在练兵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
有些问题是钱骅可以独立解决的,但还有些问题需要其他人的帮助,李悠在钱塘停留了一个多月,帮着他一起总算将遗留的问题解决大半,至于剩下的那些也都渐渐摸索到了门路,所要花费的无非是时间的问题而已。
这其中姚广孝也出了一些力,郑和说起来还是他的弟子,他在宝船船队的筹建过程之中也出了不少力气,有许多细节到现在还记忆犹新,再加上李悠跟随郑和船队征战多时的经历和后世的记忆,这支必将改变海战格局的水师正在逐步成型。
当然这支水师要真正形成战斗力还需要很长时间,别的不说,就是现在船队计划中的宝船还有大炮起码有一半还没有完成,需要顾将子带人建造完毕之后从加州送来,然后这些水师将士再熟悉演练,怎么算起码还要一年的时间才能挥师出海,迎战越王的水师。
所以等安排好水师的事情,李悠就打算带着姚广孝、司马错和一万兵马返回嘉州了,至于另外一万兵马他打算留在钱塘,就近监视江南东道的动向,以免他们铤而走险攻入钱塘焚毁战船,要是这样那耽误的时间可就更多了。
临行前众人又聚在一起商议,等安排好所有事情,姚广孝忽然问道,“主公,以贫僧看那郑飞黄、汪五峰等人不一定会有拼死一战的心思,只要布置得当,说不定不战即可收复江南东道,他手下那支船队也会落入我们手中。”
“哦?此话怎讲?”众人一听顿时来了兴趣,无论怎么说打仗都是会死人的,还会给战场附近带来巨大的破坏,如果能够不战而胜,那当然是再好也不过了。
“君上,根据属下的打探,如今越王朝廷之中,群臣以郑飞黄、汪五峰和严振泉三人为首,他们都是海商出身,当日怂恿越王登基也不过是为了提高自家的身份地位,对大魏皇室却是没有多少忠心。”司马错先给众人介绍了一番越王朝廷的格局,“根据属下打探,这三人能从一个小小的海商发展成如今几乎掌控了大魏半数以上海贸份额的豪商,其中不知道经历了多少背叛和争斗,也正是这三人行事见机的快,多次更改门户才能有今天,所以说如果他们意识到是不可为,那么向君上投降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返回顶部↑
“可惜这些船只好像是在嘉州打造运来的,我们在钱塘的人手丝毫打听不到消息。”郑飞黄也是很想将制造宝船的技术收为己有,为此他愿意付出海量的金银,只可惜他们在沿海一带或许还有点门路,但在嘉州就完全抓瞎了。
商议一番,暂时打消了众人的担忧,可钱骅手下那支强大的船队依旧像悬在他们头顶的宝剑,让他们丝毫不得安心;根据探子远远打量揣测出来的那几项数据,嘉州方面的造船工艺已经远在他们之上,他们水师中最大的战船也没有宝船的三分之一大,要是钱骅率领这样的船队逼过来,他们还拿什么打?光那甲板的高度,他们就算是能凑到跟前,想跳帮作战恐怕都跳不上去吧?
吵了半天,众人也没有拿出个有用的办法来,只是做出了向钱塘和嘉州多派探子打听的决定,众人纷纷散去。
平日里汪五峰总是走在最前面,但是今天却落到了最后,和郑飞黄二人不紧不慢的溜达着,等身边杏仁渐渐稀少的时候,汪五峰突然不知道是自言自语还是说给郑飞黄听,“哎,若是有上这么几艘大船,哪怕是不做这个官也值了啊。”
嗯?他这是什么意思?郑飞黄立刻警觉起来。
第624章 议和的可能
嘉州军的手师新方建立,而且主力战舰用得还是郑和的宝船,上面安放有诸多火炮,这和旧日水师的用法大有不同,就连在水战上浸淫了多年的钱骅都要从头重新开始,所以在练兵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
有些问题是钱骅可以独立解决的,但还有些问题需要其他人的帮助,李悠在钱塘停留了一个多月,帮着他一起总算将遗留的问题解决大半,至于剩下的那些也都渐渐摸索到了门路,所要花费的无非是时间的问题而已。
这其中姚广孝也出了一些力,郑和说起来还是他的弟子,他在宝船船队的筹建过程之中也出了不少力气,有许多细节到现在还记忆犹新,再加上李悠跟随郑和船队征战多时的经历和后世的记忆,这支必将改变海战格局的水师正在逐步成型。
当然这支水师要真正形成战斗力还需要很长时间,别的不说,就是现在船队计划中的宝船还有大炮起码有一半还没有完成,需要顾将子带人建造完毕之后从加州送来,然后这些水师将士再熟悉演练,怎么算起码还要一年的时间才能挥师出海,迎战越王的水师。
所以等安排好水师的事情,李悠就打算带着姚广孝、司马错和一万兵马返回嘉州了,至于另外一万兵马他打算留在钱塘,就近监视江南东道的动向,以免他们铤而走险攻入钱塘焚毁战船,要是这样那耽误的时间可就更多了。
临行前众人又聚在一起商议,等安排好所有事情,姚广孝忽然问道,“主公,以贫僧看那郑飞黄、汪五峰等人不一定会有拼死一战的心思,只要布置得当,说不定不战即可收复江南东道,他手下那支船队也会落入我们手中。”
“哦?此话怎讲?”众人一听顿时来了兴趣,无论怎么说打仗都是会死人的,还会给战场附近带来巨大的破坏,如果能够不战而胜,那当然是再好也不过了。
“君上,根据属下的打探,如今越王朝廷之中,群臣以郑飞黄、汪五峰和严振泉三人为首,他们都是海商出身,当日怂恿越王登基也不过是为了提高自家的身份地位,对大魏皇室却是没有多少忠心。”司马错先给众人介绍了一番越王朝廷的格局,“根据属下打探,这三人能从一个小小的海商发展成如今几乎掌控了大魏半数以上海贸份额的豪商,其中不知道经历了多少背叛和争斗,也正是这三人行事见机的快,多次更改门户才能有今天,所以说如果他们意识到是不可为,那么向君上投降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