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2 / 2)
“不是,王大爷,您这个,您听我给您打的板。哒哒哒,哒哒哒,诶,对,您别赶,您一赶弦子也得赶,弦子一赶您又急,这就不行了。”
里外不过这么八个人,演着一样的东西,奈何各人有各人的错法。大多不是多么要命的问题,只是作为教学的老师,本着教好为主的原则,各处细节都要抠,都要盯。一下午下来,陆鸿文说是头昏眼花胸闷也不为过。
这些人也不是诚心找茬,毕竟都是些真心喜欢京剧的票友,有个机会跟着行家学,哪有不乐意的。只是京剧的调子百转千回,听得多是一码事,唱的准又是另一码事。这些人又上了年纪,除了这些毛病也算正常。
京剧和西洋戏剧不一样,西洋剧的行家没那么多,错个一句两句的,后面圆回来也就罢了,观众未必听的出来。然而京剧不一样,这皇城根下,听着皮黄长大的人可是多了去了。若是荒腔走板的,平时自己哼着只是不太准,并没什么人非要去追究。但要是搁在台上那就太明显了,唱的跑了调,跟弦子合不上,快了慢了,高了低了,在老票友的耳朵里,那可都是清清楚楚的。既不是专业的演员,也不是专业的琴师,你错一点我错一点,加到一起,这台上不成了一锅粥才怪。到时候被人喝倒彩,这些人面子上可怎么收拾。
他只知道当初他的师父们一遍遍的给他讲戏,教他唱戏不容易,谁知道这也太不容易了。他自己一遍一遍的给人唱也就罢了,到后来听他们的听多了,自己倒还给带跑了。气得他又是一阵跺脚,然而那能怎么样呢,自己应承下来的事,还是得老老实实的做好。
于是就这么来回的墨迹着,眼看着香山的树叶红了又落了,窗户上的冰凌子挂了又化了,柳树都冒出了嫩芽,他们这戏才算弄了个差不多。陆鸿文寻思着,就这群大爷,一个个的嗓门也大不到哪里去,想要让他们像角儿们那样,仅仅是站在公园里,都能把声音清清楚楚的送到周围人的耳朵里,显然是不现实的。于是又四处托人,找了一个还算是拢音的大练功房。让听众自己带着马扎子来,再把弦子搁的远着点别压着他们的声音,应该能差不多。 ↑返回顶部↑
里外不过这么八个人,演着一样的东西,奈何各人有各人的错法。大多不是多么要命的问题,只是作为教学的老师,本着教好为主的原则,各处细节都要抠,都要盯。一下午下来,陆鸿文说是头昏眼花胸闷也不为过。
这些人也不是诚心找茬,毕竟都是些真心喜欢京剧的票友,有个机会跟着行家学,哪有不乐意的。只是京剧的调子百转千回,听得多是一码事,唱的准又是另一码事。这些人又上了年纪,除了这些毛病也算正常。
京剧和西洋戏剧不一样,西洋剧的行家没那么多,错个一句两句的,后面圆回来也就罢了,观众未必听的出来。然而京剧不一样,这皇城根下,听着皮黄长大的人可是多了去了。若是荒腔走板的,平时自己哼着只是不太准,并没什么人非要去追究。但要是搁在台上那就太明显了,唱的跑了调,跟弦子合不上,快了慢了,高了低了,在老票友的耳朵里,那可都是清清楚楚的。既不是专业的演员,也不是专业的琴师,你错一点我错一点,加到一起,这台上不成了一锅粥才怪。到时候被人喝倒彩,这些人面子上可怎么收拾。
他只知道当初他的师父们一遍遍的给他讲戏,教他唱戏不容易,谁知道这也太不容易了。他自己一遍一遍的给人唱也就罢了,到后来听他们的听多了,自己倒还给带跑了。气得他又是一阵跺脚,然而那能怎么样呢,自己应承下来的事,还是得老老实实的做好。
于是就这么来回的墨迹着,眼看着香山的树叶红了又落了,窗户上的冰凌子挂了又化了,柳树都冒出了嫩芽,他们这戏才算弄了个差不多。陆鸿文寻思着,就这群大爷,一个个的嗓门也大不到哪里去,想要让他们像角儿们那样,仅仅是站在公园里,都能把声音清清楚楚的送到周围人的耳朵里,显然是不现实的。于是又四处托人,找了一个还算是拢音的大练功房。让听众自己带着马扎子来,再把弦子搁的远着点别压着他们的声音,应该能差不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