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我听说……”高小雯故作神秘的凑上来,她的眼睛笑的弯弯的,在阳光下都能看到金色的睫毛,看的王启明一个哆嗦,往后缩了几分。高小雯看他的样子,乐了,退回来站好,“你说你要谢我,你是真心的吗?”

  “当然了。”

  “我听说你会写曲子,还能唱歌?”看王启明有些不明所以的看着她,她又说,“你要是真心谢我,你就写个曲子给我啊。”

  一向很能吹牛的王启明今天不知怎么的,突然谦虚了起来,“也就是一些普通的歌,登不得大雅之堂的……你也知道,手风琴这种乐器,不像你们的小提琴,主要是聚会的时候给大家听个响找点乐子的。”

  “那不要紧啊,”高小雯把琴放在一边,自己拿手往后撑着窗台站着,“你自己也说了,就是找个乐子嘛。还是说……你不是真心想谢我?”说着又往前探了一探。

  王启明被她逼得倒退两步,连连摆手,“不不不,是真心的,是真心的!”

  “那你就赶快写,写好了拉给我听!”

  眼看着要开始排练了,高小雯拿着自己的琴蹦蹦跳跳的跑了,剩下王启明自己苦笑。写,能写,问题是怎么写。写个情歌?太轻薄了吧。万一被指导员逮住,被批个“生活作风问题”,还得写检查。但是总不能写个热血青年报国的歌吧?高小雯的意思他要是真看不出,只怕人家会以为他是个傻子再也不理他了。

  为了这事他还专门请教了一下宿舍里的四个兄弟,大家给的答复各有不同。

  高天朗就说,“怕什么,你尽管写,真让指导员逮住了就说这是艺术!他不是天天鼓励我们艺术不要有分别心吗,他来抓你,你就拿这个噎他!”

  倒是陆鸿文和孙和平稍微靠谱一点,都说民间小调里也有不少关于感情的,改一改唱给她听就是了。一边举着例子,一边还给他唱了几个,什么《探清水河》啊,《西厢》啊,都是挺好的材料。但是王启明说那些都太旧了,要新的。于是他俩也不搭理王启明了,让他自己琢磨去吧。

  大概这就是年轻人吧,什么英雄救美,美救英雄,在这团里从没少过。茬琴,比唱歌,比翻跟头,甚至比引体向上什么的,都是常事。指导员看着,感觉挺能激发他们的斗志,让他们互相促进的,所以也不怎么管,甚至还有意无意的故意让他们之间互相竞争。

  要说这文工团,还真的是藏龙卧虎。当初报考的时候虽说是条件不限,以对艺术感兴趣的为佳,进了团可以学习,但是最终考进来的,大多都是有些本事的。除了那个拉琴极其厉害的唐原之外,还有很多不得了的人物。比如有一个人叫赵德全,说评书出身,口才极好,再无聊的事到了他的嘴里,那一定是绘声绘色,勾着人只想往下听。此人创作了不少经典的段子,在团员之间广为流传,比如“论食堂打饭阿姨的手抖”,“论周指导员的出现时机”,“隔壁老胡打呼噜的艺术”等等。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