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之士[科举] 第153节(4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不过柳贺心理上过不去这关,仍是自己写了。

  这诗他已备了数首,一首给使臣,一首呈于天子,呈上诗时,柳贺心中一派镇定。

  天子也没要他诗才比过李杜,柳贺竭尽所能交差,仅此而已。

  “客至惊天意……”使臣接过卷轴,细细品读了起来,他能被朝鲜国君派来出使大明,是因其对大明文化了解甚深。

  柳贺不擅诗这事使臣其实知晓,他倒也不是刻意为难柳贺,只是柳三元会写文章人人皆知,他的诗作却没有一首流传。

  使臣要的,就是这份独一无二。

  “蕊绽知甘苦,根连共暖凉。”

  “此一首咏荷之诗初读时颇为质朴,可细读之下,并蒂之情长跃然纸上。”使臣赞道,“此诗臣极喜欢,待臣返回国,国君想必也会极爱此诗。”

  朝鲜使臣此次来京,自然也非只是为了求诗,也有政事相求于大明。

  自李成桂建立朝鲜王国后,李氏朝鲜至今已传了十四任,如今在任上的是朝鲜明宗李峘之侄李昖,李峘无子,因而李昖以宗嗣子身份入继王统。

  眼下士林主导朝鲜政局,东人、西人、南人、北人党争频发,韩国电视剧《王的女人》、《王的面孔》讲述的就是李昖及其子光海君的故事。

  眼下主导朝政的是东人党,但作为国君,李昖自是不希望朝政分裂至此,此次拜会大明,也是希望由宗主国出面调停国内纷争。

  使臣入朝面见天子后,内阁及礼部已将此事商讨过,朝鲜为大明的不征之国,那自然地,大明也不会轻易干涉朝鲜的内部争端。

  何况朝鲜出使大明,历来是只得好处不愿付出,此次使臣来访也是如此,大明为天/朝上国不愿在微末之事上计较,不代表大明愿意出钱出力替朝鲜稳固政局。

  但事实上,万历朝时的抗倭之战朝鲜之所以打得如此不像话,也与东人党和西人党血腥的争斗脱不开干系,内部瓦解若此,如何能挡住外来入侵?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