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们都不是擅长言辞的人。盛海阳偶尔会问几句最近在学校如何,盛昶君就不咸不淡地回答“还行”。聊天总是结束的很快。

  这是常态了。盛海阳对此很无奈,但也没别的办法。

  他跟前妻离婚的时候盛昶君才七岁多,介于懂事与不懂事之间,是最敏感、最容易胡思乱想的年纪。那时候盛海阳工作忙,为了养家得经常加班,没能给盛昶君足够的关心和照顾。

  一开始,盛海阳还没觉得有什么不对。直到儿子越来越沉默,越来越寡言,什么事都不跟他说,他才意识到出问题了。

  盛海阳承认自己得负责。他刚离婚那会儿,盛昶君表现得很懂事,既不哭也不闹,非常平静地接受了父母分开的事实。对此,盛海阳还觉得儿子乖巧听话,比同龄人要成熟得早,懂得体谅父亲养家糊口的艰辛。

  那时候的盛海阳是欣慰的,是骄傲的。他的儿子从来不闯祸,考试永远全班第一,同时自理能力也很强。天底下没有比他更轻松的父亲了。

  他没意识到,盛昶君再怎么懂事也是一个会渴望父母陪伴的孩子。他是被迫长大,被迫成熟。盛海阳很多年后才明白这个道理。

  这些年,他开始推应酬、推加班,晚上尽量回家跟儿子一起吃饭。讲的话比以前多了一点,但隔阂并没有真正减少,盛昶君依然不会向他吐露任何心事。

  他们就像两个有血缘关系、但没有情感连带的人。在盛昶君的成长过程中,盛海阳忽视了最重要的陪伴。这是往后想再弥补,也很难弥补回来的东西。

  门口忽然传来一阵敲门声,是江渝来了。

  六点五十八分,盛昶君看了眼手表,起身说道:“爸,我去上学了。”

  “带点包子去学校吃。”盛海阳把剩下的包子全部装进保鲜袋里,递给他。

  盛昶君摇了摇头:“不用了。”

  盛海阳坚持道:“你不吃给小渝吃。他肯定没吃早饭。”

  盛昶君犹豫一下,最后伸手接过,揣进口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