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0章(1 / 4)
因为,就在他们这些援军抵达之前,河东军就已然从太原城下争相败退回来了;然后更加糟糕的是,就在他的先锋抵达临汾城之后,才发现当地的河东郡已经是群龙无首,而形同一盘散沙了。
因为早在他们得到援军要来的消息之前,身为河东之主的顺义王张德坤,就带着一只亲卫在外出巡视地形过程中,就此不知所踪而再也没有回来了。然后余下的部伍军心打乱而不知所措,待到西军到来之时已经是纷纷抢了府库和军资各自散走,继续留在地方上可谓是十不存二三,而且惶惶不可终日了。
直到数日之后,才有人在西面山区中得到了比较明确的消息。这位前北汉国主兼河东之主的一代枭雄人物,最后还是选择了顾全自己安危,而抛下大多数的军队和民众,仅仅带着少儿精锐的亲信,带着大批最值钱的细软,就此沿着河东西部的石州(今山西临汾)境内吕梁山脉之间的峡道,就此逃亡到关内的绥州方向去了。
而且直到数年之后,再次有人听到疑似是他的消息之时,却已经是在安西都护府的境内了。
第1283章 卷荡(九)
徐州,彭城。
已经官拜十三路经略司左都判事的赵鼎府上,以内院佥事胡松年为首的一众官员,正在带着某种失落、叹息、失望、错愕、惊讶的复杂表情纷纷离开而去。
“大人……又何至于如此呢……”
作为赵鼎之长子,已经十七岁惯性过冠礼,而被留在身边佐理庶务的赵汾,小心翼翼的询声到。
“不过是求得稍加宽仁,不豫过多杀伤与屠戮而已……”
“就算大人知有不妥,又何须下令决然谢绝门外,就此不再往来了呢……”
“你能看的仅仅是这些表面的功夫么。”
头发已经有些灰白的赵鼎,有些不满意的看了眼自己的长子,沉声反问道。
“或者说,你真的觉得他们所言甚有道理?……”
在他离家投奔淮镇之后第七个年头,才把家人给接到身边来;而这个儿子在乡下侍奉母亲呆的时间太久,已经有些失之近身的沽教了,也不免影响到了现在的格局和眼界了。
↑返回顶部↑
因为早在他们得到援军要来的消息之前,身为河东之主的顺义王张德坤,就带着一只亲卫在外出巡视地形过程中,就此不知所踪而再也没有回来了。然后余下的部伍军心打乱而不知所措,待到西军到来之时已经是纷纷抢了府库和军资各自散走,继续留在地方上可谓是十不存二三,而且惶惶不可终日了。
直到数日之后,才有人在西面山区中得到了比较明确的消息。这位前北汉国主兼河东之主的一代枭雄人物,最后还是选择了顾全自己安危,而抛下大多数的军队和民众,仅仅带着少儿精锐的亲信,带着大批最值钱的细软,就此沿着河东西部的石州(今山西临汾)境内吕梁山脉之间的峡道,就此逃亡到关内的绥州方向去了。
而且直到数年之后,再次有人听到疑似是他的消息之时,却已经是在安西都护府的境内了。
第1283章 卷荡(九)
徐州,彭城。
已经官拜十三路经略司左都判事的赵鼎府上,以内院佥事胡松年为首的一众官员,正在带着某种失落、叹息、失望、错愕、惊讶的复杂表情纷纷离开而去。
“大人……又何至于如此呢……”
作为赵鼎之长子,已经十七岁惯性过冠礼,而被留在身边佐理庶务的赵汾,小心翼翼的询声到。
“不过是求得稍加宽仁,不豫过多杀伤与屠戮而已……”
“就算大人知有不妥,又何须下令决然谢绝门外,就此不再往来了呢……”
“你能看的仅仅是这些表面的功夫么。”
头发已经有些灰白的赵鼎,有些不满意的看了眼自己的长子,沉声反问道。
“或者说,你真的觉得他们所言甚有道理?……”
在他离家投奔淮镇之后第七个年头,才把家人给接到身边来;而这个儿子在乡下侍奉母亲呆的时间太久,已经有些失之近身的沽教了,也不免影响到了现在的格局和眼界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