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4章(3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但是,这种既得利益是以牺牲大明的稳定为代价,这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对朱瞻基来说,大明发展慢一点无所谓,反正这个世界没有任何国家能给大明造成威胁。

  对一个庞大帝国的统治者来说,任何事情都没有大明的安定繁荣更加重要。

  西征是为了消除大明的未来威胁,可是如果为了未来,让现在的根基不稳,就更得不偿失。

  这样的情况下,西征要不要继续下去,需要朱瞻基左右掂量。

  正统四十二年的春节,就在朱瞻基犹豫中到来。

  腊月二十八,通政司传来的欧洲信息,让朱瞻基下定了决心。

  四十一年的西征,在九月就已经打通了大明与波罗的海之间的联系。

  如今这个时代还没有圣彼得堡,莫斯科也没有占据诺夫哥罗德,还没有统一罗斯各国。

  大明在后世圣彼得堡的位置,彼得格勒岛,瓦西里岛上,修建了一座海军要塞,一座贸易市场。

  这座贸易市场主要作用是与汉萨同盟的东部各国,包括瑞典在内的北欧国家进行贸易。

  在乌拉尔山以西的大片区域,这里有丰富的皮毛,棉花和各种矿产。通过伏尔加河,涅瓦河,沃尔霍夫河等河流,可以打通两地之间的贸易通道。

  在大明占领下莫斯科之后,北欧各国就已经怕了。他们通过汉萨同盟与蒙特的贸易关系,向大明发出了求和条约。

  在条约中,他们承诺将以大明为宗主国,允许大明在汉萨同盟范围内自由贸易,每年向大明朝贡一定数量的财货,获得大明的保护。

  一开始,还只有汉萨同盟的东部各国参与进来,因为诺夫哥罗德和普斯科夫的陷落,让大明已经实际控制了这里。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