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4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历史上,欧洲是十六世纪在印度发现了硝石矿以后,才有了稳定的火药来源。

  但是这个时空,他们是没有可能再来占据印度了。

  他们没有火药,对火炮的制造就不会用心,连火枪的火药都供应不上,哪里有心发展火炮?

  他们没有火炮,大明军队自然也不可能耗费无数的人力物力,将火炮从没有道路的荒野森林中运送到前线。

  所以在这样的条件限制下,虽然现在双方的手里有了十九世纪的武器,但是战争模式,依旧是中世纪的。

  而当连发枪被换装了以后,射程提高了三倍,子弹的威力也提高了三倍。四百米的有效杀伤距离,这在过去只有在一百米内范围才能有效杀伤敌人的燧发枪面前,重新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而这种武器的换装,为了适应武器的变化,大明的军阵又一次有了巨大的变化。

  过去的时候,一百米的有效杀伤距离,在面对威力巨大的长弓和十字弓的时候,并没有绝对的优势。

  所以大明的军队虽然以两伍十人为一个作战单位,但是,依旧还是以两个盾甲兵,六个作战士兵,两个后勤士兵为组成。

  等于说,十个人里面,有四个人在正常作战中,是发挥不出直接战斗力的。

  但是,当连发枪出现以后,射程可以延伸到四百米。不要说四百米,就是两百米,对方的武器也都失去了威胁。

  而且,枪弹分离后,士兵不用再放两枪就重新装填火药,弹子,大大节约了装填弹的时间。

  一方面不用耗费人力进行防护,一方面不需要再用两个人专门运送弹药,装填枪支。这样的时候,作战的十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最大作用。

  除此之外,战士不用再携带火药袋和弹子袋,增强了机动能力。

  所以,这种连发枪的军阵,相比以往的军阵,更趋近于后世的散兵阵。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